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作文如何备考?快来看看一线教师的建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作文如何备考?快来看看一线教师的建议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055182

距离2024年高考不到一个月,如何在考场上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本文将从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出发,结合一线教师的备考策略建议,帮助考生提升作文水平。

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分析

趋势一:重概念,轻材料

2022年全国甲卷的高考作文题以《红楼梦》中大观园题匾额的情节为引,要求考生思考“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三个概念。这类题目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和阐释能力,即使考生没有读过《红楼梦》,也不影响写作。

趋势二:重关联,轻独立

2022年各省份高考作文命题普遍提出一组相关联的概念,如“本手、妙手、俗手”“选择·创造·未来”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概念之间的关联,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趋势三:重思辨,轻引用

2022年高考作文题往往通过体育、科技等领域的素材引发考生思考,考查其思维的逻辑性和思辨性。例如,全国乙卷通过对比2008年和2022年北京奥运会的数据,引导考生思考“跨越”的意义。

备考策略建议

运用“四法”提升写作能力

  1. “种差+属”下定义法:通过明确概念的类别(属)和特点(种差)来下定义。
  2. “辐射式引申”下定义法:从词义引申的角度理解概念的多重含义。
  3. 借助关联词建构联系法:利用转折、假设等关联词建立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4. IBAC结构写作法:通过观点(I)、支撑(B)、分析(A)、结论(C)的结构组织文章。

“温故”与“知新”:高考作文提升之道

  1. “温故”:梳理过往旧知,获取新体验
  • 温习、修改自己的旧作
  • 阅读、点评自己的摘抄
  • 回顾、剖析自己的思想与生活
  • 梳理、反思一些辩证哲学观点
  1. “知新”:强化写作思维,充实新材料
  • 突出强化写作思维训练
  • 注重“微写作”日常练笔
  • 掌握时政要闻及社会焦点
  • 适度进行文体的全面练习

结语

最后冲刺阶段的高考作文复习,不能抱着侥幸心理,仅仅靠多背几篇范文盲目应付。只有着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找准合适的复习切入点,确保“旧知”出新,“新知”生能,作文备考才能真正见成效。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教育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