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文摘》2024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揭晓
《作家文摘》2024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揭晓
2024年12月18日,《作家文摘》2024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终评会在新华书店总店举行。经过专家评委和网络投票的综合考量,最终评选出十本优秀非虚构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各异,形式丰富,传递着文明之光,满足着大众的阅读需求。
评选背景与过程
《作家文摘》“十大非虚构好书”评选活动始于2012年,旨在挖掘揭示历史、洞见时代、触摸人性,同时具有独立精神、锋锐视角和人文关怀的非虚构类作品。2024年的评选活动从数百部图书中精选出38部入围决选作品,涵盖了家国叙事、年度主题、历史回望、个人体悟等多个题材领域。
评选采用网络投票与专家终评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通过微信、微博等多个社交平台进行,吸引了近5万网友的关注与参与。终评会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确保榜单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学术性。
专家观点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在终评会上表示,在全民阅读受到重视、图书出版量巨大的背景下,好书能否走向读者是一个关键问题。他希望评选活动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助力推进全民阅读。
新华书店总店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何光宇强调,榜单在考虑大众与市场的同时,也要保持独立性和独特性,避免同质化倾向,才能对读者有所引领。
终评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对非虚构创作的看法。茅奖得主周大新强调优秀非虚构作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真实还原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欣喜于一些作品的世界格局眼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贺绍俊认为专家学者也要留意倾听大众的声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肖同庆指出非虚构作品的创作者来源广泛;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陈漱渝认为“非虚构”好书必须满足“可信、可读、引人关注”三个特点;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费虹寰强调党史作品的通俗化叙述;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建议非虚构创作关注前沿科技和军事领域。
入选作品
本次评选出的十本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按出版时间排序如下:
-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 作者:杨素秋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 推荐理由:讲述陕西科技大学文学副教授杨素秋在西安碑林区挂职期间主持图书馆建设工作的经历。
- 《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
- 作者:薛舒
-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 推荐理由:以作者父亲在病房去世为切入点,讲述与父亲的告别故事。
- 《文艺名家往事》
- 作者:曹致佐
-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 推荐理由:通过作者亲身经历,讲述与巴金、陈登科等文艺名家交往的往事。
- 《君幸食》
- 作者:[英]扶霞·邓洛普
- 译者:何雨珈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 推荐理由:从外国人的视角欣赏描述中国美食,深入探索30道经典中餐菜肴。
- 《故宫建筑之美》
- 作者:祝勇
- 摄影:李少白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 推荐理由:以文化散文的笔触讲述故宫代表性建筑的历史渊源、建筑形制和审美功能。
- 《为什么是邓小平》
- 作者:陈晋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 推荐理由:以丰富的史料和充满情感的笔调,展现邓小平的人生风采和个性魅力。
- 《猫鱼》
- 作者:陈冲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 推荐理由:通过“猫鱼”这一象征性意象,讲述作者的祖辈、母亲、童年等生命故事。
- 《聆听:西南联大访谈录》
- 作者:张曼菱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 推荐理由:精选对西南联大师生及相关人物的独家访谈,再现战时大学的历史与精神。
- 《江河行地,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
- 作者:[美]王冬妮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 推荐理由:斯坦福大学史学博士王冬妮对民国少将王赓的往事钩沉。
- 《大使讲中英关系》
- 作者:刘晓明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 推荐理由:收录作者出使英国11年间发表的700余场演讲中的117篇,涉及中英关系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