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3大坑!有一半孩子都没长到遗传身高!
因为这3大坑!有一半孩子都没长到遗传身高!
经常有家长用这个句式问医生:"我家宝宝x岁,身高xx,是不是矮了呀?"要知道,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的身高不太理想,孩子矮一些也是正常的。
如果父母本身不矮,该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矮呢?可别随便和别人家孩子比身高,要对照儿童身高发育参考表:
如果孩子在正常范围内,就顺其自然等着长个子,暂时落后也别灰心,毕竟孩子们都是潜力股呀。还有,很多家长其实一直量错了孩子的身高。记住:孩子2岁以下用卧位测量身长,2岁以上采用立位方式。
二号坑:你信了这些谣言!
小宝宝骨密度偏低,以后估计长不高:宝宝的生长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能通过一次检查就预测宝宝的最终身高。再说,宝宝处于生长期,骨密度值偏低是正常的。
长高不是靠青春期吗?现在不用在乎:错!孩子长高有2个黄金期,一是婴幼儿时期,二是青春期。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最快速的时期,忽视了就等着后悔吧。
- 我和对象都不高,孩子长不高的:孩子的身高是7分靠遗传,3分靠打拼。父母正确助力发育,孩子就能有8~15cm的上升空间。
三号坑:这些方法试一试,没错吧?
牛奶当水喝:牛奶虽好,也不要贪喝,不然会减少其他食物摄入,从而影响铁、锌及其他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
狂吃钙片:钙吃得再多,吸收不了有啥用?补多了还可能导致孩子便秘、得肾结石!想长高,真正需要补的是促进身体吸收钙质的维生素D。
吃补品呢?补得多,孩子一定长得高:补品容易让孩子提早发育,加速骨骺的闭合。到时候孩子不仅没长多高,还更可能变成了机能紊乱的小胖子。
用拉伸神器,打生长激素、吃增高药呢?:这就是现代版"拔苗助长"。像拉伸器、拉伸床只能短暂增加关节间隙,打造孩子长高的假象,而且容易损伤孩子的骨骼。生长激素则是药品,只有确诊断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中,并没有"长高"这一项。
市面上吹得神乎其神的增高药没啥增高作用,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结果就变成没买来身高,只买来后悔。
填坑有3招:现在运动排第一!
- "运动"要当长高主力军:运动对于孩子长高很有帮助,合理晒晒太阳,还能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在这五一假期,阳光明媚,家长也有空闲。不带孩子出去溜溜,也太浪费好时机了。
活动地点:建议家长避开人流密集区域,带孩子去公园、小区广场等地方活动。时间:尽量避开早上10:00~下午16:00,这样孩子不至于晒伤。如果带孩子出去时太阳光比较强烈,也可以选择在树荫下活动。
运动项目:咱们分年龄看。2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多做蹬腿、踮脚取东西的简单拉伸运动,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练习下图的运动。
饮食赶来做辅助:孩子不能"啥营养高就多吃",而要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保障摄入的情况下,均衡营养结构。
好睡眠给长高蓄后劲:生长激素在熟睡状态的分泌量是清醒时的3倍左右,尤其是在晚上分泌最旺盛!安排好睡眠计划,睡觉也能长!
说到高个子的孩子,黄多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今年14岁,身高在170cm左右,和妈妈站在一起,差距也没多少。
黄磊透露多多长得高是因为有个好习惯:每天睡前喝杯牛奶,助眠又补充营养,并且还会用10来分钟压腿。看,这就是集齐了睡眠、运动和营养,然后长高高的案例。
而且,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很重要!孩子情绪低落,会影响饮食、睡眠,不利于生长激素的稳定分泌,也会影响身高。
各位,让孩子在长高之路上走得安全又开心吧。
本文已由专家审稿:
田祯: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门诊、集体儿童保健管理、健康教育工作20年。擅长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导、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