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效TOPCon基背接触polyZEBRA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24%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效TOPCon基背接触polyZEBRA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24%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elecfans.com/article/6453390.html

工业太阳能电池正从 PERC 向 TOPCon 技术过渡,双面应用 TOPCon 结构可突破传统前侧扩散限制。polyZEBRA技术,通过将双极性TOPCon结构集成于电池背面,完全消除前侧寄生吸收,同时采用低成本工艺(激光图案化与丝网印刷),旨在实现与双面接触TOPCon技术相竞争的成本效益,电池效率从23.0%提高到24.0%,实现了1%绝对值的提升。

polyZEBRA太阳能电池的工艺流程

polyZEBRA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

关键工艺特点

  • 双极性TOPCon结构:背面同时集成n型和p型TOPCon结构,避免了前侧金属化带来的光吸收损失。
  • 低成本工艺:采用激光图案化和丝网印刷等工业化低成本工艺,确保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 钝化优化:通过AlOx/SiNx钝化层和隧穿氧化层的结合,显著降低了表面复合损失,提升了电池的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

实验参数对比

去年与本次研究在实验参数上的差异

  • 电池厚度和基区电阻率:较薄的电池和较低的基区电阻率导致Jsc略有下降,但显著降低了Rser,提升了FF。
  • 清洗步骤的简化:省略额外清洗步骤减少了p型poly-Si/SiOx结构的损伤,提升了Voc。
  • AlOx覆盖层厚度增加:较厚的AlOx覆盖层减少了金属刺穿隧穿氧化层的风险,降低了J0,met,提升了Voc。
  • 金属化图案间距缩小:较小的间距显著降低了Rser,尽管增加了复合电流,但整体效率仍得到提升。

模拟参数

模拟太阳能电池性能

  • 表面复合参数:较低的J0,pass值表示良好的表面钝化,有助于提升Voc。
  • 金属复合参数:较低的J0,met值表示良好的金属-半导体界面,减少复合损失,提升Voc和FF。
  • 薄层电阻和接触电阻率:较低的Rsheet和ρc值表示较好的导电性和欧姆接触,有助于降低串联电阻(Rser),提升FF。

polyZEBRA太阳能电池的IV性能对比

polyZEBRA太阳能电池的IV性能数据对比

  • 效率提升:今年的电池效率从23.0%提升到24.0%,主要归因于Voc和FF的显著提高。光生载流子的生成量略有减少,但电池内部的载流子传输和收集效率得到了显著改善。
  • 开路电压(Voc):Voc从去年的水平提高了约17 mV,这主要归因于电池内部复合的减少。
  • 隐含开路电压(iVoc):iVoc提高了约10 mV,这反映了电池在无光照条件下的性能提升。iVoc的提高表明电池的内部质量得到了改善,特别是在减少复合方面。
  • 填充因子(FF):FF提高了约4.7%绝对值,这表明电池的串联电阻(Rser)显著降低。
  • 短路电流密度(Jsc):Jsc略有下降(约0.2 mA/cm²),这可能是由于电池厚度的减小和基底电阻率的降低。

电池参数对Rser影响

polyZEBRA太阳能电池的pFF-to-FF损失

  • 基区电阻率降低:从13 Ωcm降至4 Ωcm,显著降低了体电阻。
  • 金属化间距缩小:从1080 μm降至800 μm,缩短了载流子传输路径,进一步降低了串联电阻。
  • 工艺稳定性增强:减少了数据波动,确保结果可重复性。

AlOx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不同背面AlOx覆盖层厚度对polyZEBRA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AlOx覆盖层增厚:从60 nm增至75 nm,显著降低了金属-半导体界面复合电流密度,提升了开路电压。
  • 串联电阻的微小增加:较厚的AlOx覆盖层略微增加了接触电阻,但对整体效率的影响较小。
  • 工艺稳定性增强:本次研究的数据点更集中,表明工艺优化后电池性能更稳定。

polyZEBRA太阳能电池金属化间距影响

在不同后金属化图案间距下的性能对比

  • 金属化间距缩小:从1080 μm降至800 μm,显著提升了电荷载流子的收集效率,降低了串联电阻。
  • 发射区宽度减少:从570 μm降至360 μm,减少了p型poly-Si/SiOx区域的复合损失。
  • 间隙宽度减少:从110 μm降至75 μm,进一步降低了串联电阻。
  • 界面复合的微小增加:较小的间距略微增加了金属-半导体界面复合电流密度,但对整体效率的影响较小。
  • 电池效率提升:较小的间距显著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效率提升约0.4%绝对值。

通过创新的polyZEBRA技术,成功将TOPCon基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升至24.0%,较去年提升了1%绝对值。polyZEBRA技术展示了其在高效背接触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巨大潜力,为工业级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进一步降低iVoc-to-Voc损失,同时保持高填充因子(FF),以实现更高的电池效率。

原文出处:《24% Efficient TOPCon-based back contacted polyZEBRA solar cells》(EPJ Photovoltaics, 2025)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