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剃头匠的历史:从汉代栉工到清代剃头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剃头匠的历史:从汉代栉工到清代剃头匠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lishiqiwen.com/article/34227.html

剃头匠,作为中国传统理发行业的从业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从最初的栉工到清代的剃头匠,这个职业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本文将为您梳理剃头匠的历史渊源及其相关传说,展现这一传统行业的发展脉络。

剃头匠的起源

剃头匠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他们被称为栉工、剃工、剃头匠、镊工等。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影响,古代人不会轻易剃发,直到南北朝时期,剃发才开始在贵族子弟中流行。

剃头匠的发展历程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贵族子弟开始流行理发剃面,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中记载:“南朝梁的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平民百姓也需要理发,于是私人“栉工”也随之兴起。

宋代

到了宋代,理发行业已经相当发达。大户人家甚至有自己的私人理发师,宋代的私人理发业已经规模化,如《夷坚志乙》中记载的成都镊工,甚至有专门的“净发社”行业组织。宋元时期的“待诏”理发匠,与“茶博士”一样,是随时待命的角色。

清代

清代是剃头匠发展的鼎盛时期。清代的剃头匠与中国传统的理发师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理发一词最早见于宋朝的书籍记载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清代皇帝剃头的门道特别多,剃头也要挑选黄道吉日,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太阳出来的时候,意为:如日之升,表示皇帝治理下的江山社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清廷还给剃头师傅们制定了几条铁律:给皇帝剃头一是要身家清白,没有犯罪前科;二是不能用自己的工具,三是剃头前要穿上皇家的特制衣服。

剃头匠的传说

吕洞宾与剃头匠

相传,吕洞宾是理发术的创始人。他为皇帝治癞疮后,雍正皇帝赐予理发师“半副銮驾,小执事”的称号,并赠对联:“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世间顶上功夫”。吕洞宾还将理发绝技传给理发师傅,因此被尊为祖师。

罗道士与剃头匠

罗道士是另一位被尊为剃头匠祖师的人物。雍正皇帝赐予他“半朝銮驾、小执事”称号,并封他为“淡守一真人”。罗道士死后被葬在白云观里,即如今的“罗公塔”。早年理发店里供奉的祖师爷,便是这位罗道士。

关羽与剃头匠

民间剃头理发的人尊关羽为祖师爷,原因有四:一是他们手里都有刀,虽然用途不同,但工具是一样;二是关羽的胡子又长又飘逸,说明好照顾;三是关羽特别擅长快速准确的取人头,是剃头匠界的标准;四是古人讲发与发为父母。

皇帝与剃头匠

在中国古代,清朝建立之前,皇帝和妃子通常不会剃头发。他们的头发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长,并以此来蓄发盘头。古时的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习惯将头发拢起并包裹在头巾中。女性则使用簪子、发环和其他首饰来固定发型。剃头匠这一职业是在清朝时期出现的,这个时期对于理发行业有着特殊的称呼。

清朝皇帝剃头的门道特别多,剃头也要挑选黄道吉日,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太阳出来的时候,意为:如日之升,表示皇帝治理下的江山社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清廷还给剃头师傅们制定了几条铁律:给皇帝剃头一是要身家清白,没有犯罪前科;二是不能用自己的工具,三是剃头前要穿上皇家的特制衣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