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JK触发器:工作原理、逻辑功能与真值表总结
一文详解JK触发器:工作原理、逻辑功能与真值表总结
JK触发器是一种重要的时序逻辑电路,广泛应用于数字系统的设计中。本文将详细介绍JK触发器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真值表等内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基础电路单元。
JK触发器是一种可以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时序逻辑电路,是SR触发器的改进版,添加了一些功能。触发器是一种边沿触发触发器,意味着只有当时钟脉冲施加到其时钟输入时,它的输出才会改变。
下面为JK触发器的电路符号:
JK触发器由两个输入J(置位)和K(复位)、一个时钟输入以及两个表示为Q和Q'的输出组成。时钟输入用于触发触发器并改变其状态。Q是JK触发器的主输出,Q'是输出Q的补码。
JK触发器的内部结构可以用NAND门锁存器来解释。与非门是一种逻辑门,产生的输出是其输入的逻辑与的补码,JK触发器由两个与非门构成,如下图所示:
JK触发器真值表
JK触发器真值表有保持状态、复位状态、置位状态和切换状态。由于这是SR触发器的细化,因此将SR触发器的真值表细化为JK触发器的真值表。
JK触发器的真值表有两个输入,J和K,Qn表示当前状态,Qn+1表示下一个状态,如下表所示:
JK触发器的激励表
JK触发器的激励表的当前状态用Qn表示,下一状态用Qn+1表示。JK触发器的激励表中每个转换的J和K输入如下:
在上面的真值表中,Q(n)代表触发器在n时刻的输出,而Q(n+1)代表其在n+1时刻的输出。
- 当J和K均为低电平(0)时,触发器的输出保持与其先前状态相同,即Q(n) = Q(n+1)
- 当K为高电平(1)且J为低电平(0)时,触发器的输出复位为0。当J为高电平(1)且K为低电平(0)时,触发器的输出为设置为1。
- 当J和K均为高电平(1)时,触发器的输出在其当前状态及其补码之间切换,即Q(n+1) = Q'(n)
JK触发器特性方程
上述特性表中具有保持状态、复位状态、置位状态和切换状态的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使用三变量k-map如下所示。在k-map中,列K'Qn是公共的,并且JQ'是公共的。因此,JK触发器特性方程为:
JK触发器存在一次翻转问题
考虑J = K = 1且Qn = 0,并应用时钟(CLK)。经过两个NAND门的传播延迟时间tpd后,输出将切换至Qn = 1。由于这是对输入的反馈,因此在另一次延迟tpd(FF)后,输出将切换回Qn = 0。
因此,只要存在时钟脉冲(tow),输出就会在每个tpd(FF)处切换,并且在时钟脉冲结束时,Qn的值是不确定的。只要低时钟脉冲宽度长于触发器传播延迟(tpd),这种情况就会持续下去。
主从电路JK触发器
下面是一个基于主从原理的脉冲触发JK触发器:由2个FF(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和一个“逆变器”构成。
- 在CLK的上升沿(即CLKPULSE的+ve沿),控制输入用于确定MASTER的输出
- 当CLK变为低电平(即-ve边沿CLKPULSE)时,主机的状态传输到从机,其输出为Q和Q。
- 在MSFF中,输出完全取决于SLAVE-FF的输出。
下面为主从电路JK触发器逻辑图:
边沿触发的JK触发器
要构建仅使用上升沿信号触发的JK触发器,还可以使用上升沿触发的D触发器、非门和与非门,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