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甲狀腺手術後追蹤檢查全攻略:項目、頻率與注意事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狀腺手術後追蹤檢查全攻略:項目、頻率與注意事項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tahi.org.tw/article_detail/49

甲狀腺癌治療後的追蹤檢查對於預防疾病復發和轉移至關重要。高雄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邱宇莉指出,即便接受了甲狀腺全切除手術,患者仍需保持定期追蹤習慣,以確保健康。

追蹤檢查項目

甲狀腺癌病友在追蹤檢查時主要需要進行以下幾個項目:

  1. 抽血檢查:檢測甲狀腺荷爾蒙及甲狀腺刺激素(TSH)的濃度,重點關注腫瘤指數甲狀腺球蛋白(Tg)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A)的變化。

  2. 颈部超音波檢查:評估手術部位是否有局部復發,以及颈部淋巴結有無轉移現象。

  3. 領藥治療:接受甲狀腺全切除手術的患者需要規律服用甲狀腺素,這也是追蹤治療的一部分。甲狀腺素能抑制TSH濃度升高,對抑制腫瘤生長有幫助。

追蹤頻率

追蹤頻率根據患者風險等級而定:

  • 高風險患者:建議每3個月進行一次追蹤檢查。
  • 低風險患者:可以每6個月進行一次追蹤檢查。

一般建議術後3至5年內按照上述頻率回診,如果病情穩定,腫瘤指數無異常,日後可將追蹤頻率延長至每年一次或每年兩次。

特定檢查

對於中高風險患者,除了基本檢查項目外,還可能需要增加以下檢查:

  • 胸部電腦斷層:檢查肺部有無轉移。
  • 上腹部超音波:觀察肝臟轉移情況。
  • 放射性藥物造影檢查:如氟-18去氧葡萄糖正子掃描(F-18 FDG PET/CT)或鎝-99m MIBI掃描(Tc-99m MIBI scan)。

放射碘掃描的局限性

對於甲狀腺球蛋白濃度升高的患者,以往常使用碘-131全身造影檢查來偵測復發或轉移病灶。但臨床上會遇到放射碘掃描後呈現陰性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癌細胞產生基因突變或腫瘤的分化較差,以致病灶不吸收放射碘。此時可以考慮使用其他放射性同位素進行造影檢查。

醫生溫馨提醒

術後患者在持續追蹤及監測生理機能的同時,也要保持心情平穩愉快,不要因追蹤檢查時看到指數有一點波動就過於緊張焦慮,甚至影響起居作息。如果病況真有變化,醫師會與患者討論並安排後續的診斷與治療方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