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丨纤纤指甲染红鲜——凤仙花
万物有灵丨纤纤指甲染红鲜——凤仙花
凤仙花,这种曾是野花的植物,如今已成为许多人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
别名与功效
凤仙花,别称指甲花、急性子、灯盏花、小桃红,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在古代,它不仅是女孩们的"天然指甲油",还被用于染发和体彩绘。其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染色效果,使其在民间广受欢迎。
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
凤仙花染指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杨维桢在《凤仙花》一诗中就有"弹筝乱落桃花瓣"的描述。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详细记载了染指甲的方法,而清人笔记《燕京岁时记》则提到凤仙花又名透骨草、指甲草。
唐代诗人吴仁壁在《凤仙花》诗中写道:"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这足以说明凤仙花在我国花卉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间传说与个人回忆
关于凤仙花,有一个凄美的民间传说。相传福建龙溪有一对相爱的青年,因反抗县官儿子的调戏而跳崖殉情。后来,人们发现山涧中长满了红白相间的花朵,采花煎汤后,能治愈疾病。为了纪念这对青年,人们将这种花命名为凤仙花。
小时候,常听外婆讲凤仙花的故事。每到夏季,凤仙花开时,我则守在花前,与这株植物对视,从含苞开始,盯着植株的变化,花开时,瞅着爱美女孩摘花染指,心里却掠过一丝疼痛,那时,并不是矫情,而是觉得摘花影响了我,对于我,我更喜欢做一名看客,有时还会觉得,被摘下的花朵会疼痛,竖起耳朵,企图倾听植物的哭泣,而我未能如愿。这时,我就去询问外婆,为何故事中,花朵会与人可以对话?忙着家务的外婆头都不抬对我说:“诚实的孩子才能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我似乎恍然大悟。此后,不敢说谎,其目的就是为了听到花朵的声音。可惜,迄今为止都未能如愿。如今想来,传说故事的美好都是后人杜撰,外婆也是听来的,只是童年的我,活在童话故事中。
植物特征与生态价值
凤仙花属于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南部地区、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耐热不耐寒,耐旱不耐涝。其茎干粗而直立,肉质多汁,高度可达60至100厘米。叶片形状多样,有披针形或狭椭圆形,边缘有锐锯齿。最吸引人的是其色彩斑斓的花朵,单瓣凤仙花花瓣有3片花萼,萼片基部有向上弯曲的萼距,似凤尾,上有一片圆形花冠,先端凹入,并有小突尖,像凤之头,两对翼瓣各在一侧,合生如凤之翅,花柄则像凤之足。凤仙花有多种颜色,其中粉红最讨人喜欢。花朵盛开时,每一朵花酷似一群蝴蝶在翩翩起舞,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生机勃勃。凤仙花又是耐热的典范,炎热的夏季,其他的花朵都晒蔫儿了,而它还在“兢兢业业”,堪称开花机器。凤仙花的花期极长,四五月开始吐露芬芳后,一直绽放到深秋。
药用价值与生态意义
凤仙花不仅花朵好看,花朵、茎叶,还有种子皆可入药。茎入药祛风湿、活血、止痛,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成熟种子入药,称为"急性子",意为性急猛,可用来治疗食道癌。患了食道癌的人,吞咽食物就出现梗阻,甚则呕吐,用了这药就可减少此类反应。 凤仙花的茎在中医里有"凤仙透骨草"之名,可祛风湿、活血、解毒。慢性肝病的患者常有胁肋疼痛之症,久治难效,加入透骨草,往往药到病除。此外,凤仙花对土壤中有害物质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可以净化空气,在城市绿化和庭院美化等方面,凤仙花是理想的选择。
结语
如今,虽然化学美甲技术已经普及,但凤仙花染指甲的传统方式仍然值得我们珍惜。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美甲方法,更承载着一代人的美好回忆和传统文化的智慧。让我们一起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凤仙花的故事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光彩。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