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处方上的“一日三次”,具体是什么时候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处方上的“一日三次”,具体是什么时候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zb.snkjb.com/sxkjb/20240604/mhtml/page_04_content_000.htm

医生开药时,处方上经常写着“一日三次”。有些患者认为一天指一个白天,即药物在早、中、晚三餐的时候服用;也有的患者认为,“一日三次”应为每隔8小时服药1次。

事实上,这两种服药方法都有偏颇。医生告诉你“一日三次”到底怎么吃。

吃药为什么要有时间间隔?

说到服药间隔,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药物半衰期”。它是药物动力学上的一个概念,指首次服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此时,患者需第二次服药,以稳定体内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质量。这就是服药间隔的原理。

为了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部分药物需要一日多次给药,如一日两次、一日三次、一日四次等,有时医嘱会用英文分别写成“bid”“tid”“qid”等。

给药间隔太短

需要一日多次给药的药物,如果给药时间间隔太短,可能会导致药物的浓度过高;尤其是治疗窗口较“窄”的药物,有效浓度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甚至有可能会诱发中毒反应。

给药间隔太久

如果给药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导致血药浓度过低而影响疗效。

用药时间也有“生物钟”

开具处方时,医生总会再三叮嘱患者要严格按规定服药,这背后其实是药物“生物钟”决定的。

药物半衰期、药理学特征、疾病特征等影响着药物服用的时间。建议大家遵循医嘱服药,即使自行购买的感冒药,也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也就是说,“一日三次”对应的给药时间间隔,应根据具体的药物品种来施行,不能一概而论。

哪些药适合跟着三餐吃?

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一日三次”一般不需要严格按照每8小时一次来完成,部分药物可以在三餐前后服用。

三餐时

一些降糖药需要在三餐时服用,如阿卡波糖,要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从而使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葡萄糖降解和吸收入血的速度变慢,进而降低餐后血糖。

餐前服用

一些对胃黏膜无刺激性,且其吸收受食物影响较明显的药物,或者直接作用于胃部的药物,可以在餐前服用,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氢氧化铝等。

餐后服用

对胃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铁剂、非甾体抗炎药等适合饭后服用。还有些促消化药物,如复方消化酶、复方阿嗪米特等,也应餐后服用。

此外,有些肠溶制剂应该空腹服用(指饭前一小时或者饭后两小时),主要是为了让药物更快地进入碱性的肠道崩解释放,如阿司匹林肠溶片。

哪些药应该间隔8小时吃?

“一日三次”且应尽可能按照间隔8小时使用一次的,主要是抗菌药,且绝大部分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尤其当医嘱为“q8h”时,即严格间隔8小时给药。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甲噁唑、万古霉素等,其杀菌、抑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所维持的时间。为了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需要一日多次给药。

此外,治疗甲亢的丙硫氧嘧啶一般是将每天的总剂量分3次给药,每次给药间隔约为8小时。

抗癫痫药物一日三次用药时,也是出于保持血药浓度稳定的考虑,应间隔8小时。

上述药物如果按照一日三餐的时间间隔给药,白天可能仅仅间隔4—5小时就服用一次,容易导致血药浓度偏高;而晚餐与次日早餐的间隔时间会长达14小时左右,就有可能导致晨间血药浓度过低,影响药效,并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基于安全考虑,患者在服药之前请务必看清楚、弄明白药品说明书,或咨询专业药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