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在家就能练的感统训练小游戏
10个在家就能练的感统训练小游戏
感统训练,即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通过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改善儿童的注意力、平衡感、协调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以下是10个适合在家进行的感统训练小游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游戏进行训练。
1. 糊壁纸
训练目的: 提供触觉刺激,改善计划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靠墙站立,以身体当作滚筒贴着墙壁滚动,好像在糊墙纸。先向一个方向滚动,然后再相反方向滚动。
难度设置:
- A、只滚动3-5下;
- B、从墙壁的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 提醒孩子注意头不要碰到墙壁,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如:孩子滚动时离墙壁太远。
2. 摇摇船
训练目的: 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 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20下,或左右滚动20下。
帮助给予: 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膀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一旦孩子掌握了要领,及时撤销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
3. 转椅游戏
训练目的: 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
- 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
- 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4. 运小球
训练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运到距离2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一只手扶乒乓球。
难度设置:
- A、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并且把距离设短一点;
- B、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尝试用大的塑料或布球;
- C、使用乒乓球,5次运球中有三次球没有掉地通过。
帮助给予: 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都要给予手把手地帮助,要确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戏的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
5. 袋鼠跳
训练目的: 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 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难度设置:
- 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
- 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
帮助给予: 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
6. 能两眼闭合双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单脚站立5秒
训练目的: 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闭着眼睛(或者双手交叉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
难度设置:
- A、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
- B、然后练习双手交叉在胸前站立。
帮助给予:
1、如果孩子无法自觉地闭上眼睛,可尝试用布蒙住他的眼睛。如果孩子不愿意,先让他尝试习惯不练习的时候蒙上眼睛的感觉;
2、充分运用奖励的原则来激发孩子的合作性;
3、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
7. 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3米远
训练目的: 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物向前走。
难度设置: 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
帮助给予: 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着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掉落等情况的发生。
8. 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得绳子5次
训练目的: 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划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 将一条约2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像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从上面跳过。
难度设置:
- A、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
- B、快速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9. 照镜子游戏
训练目的: 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 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
- 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
- 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 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
10. 吊床游戏
训练目的: 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训练要求: 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
难度设置:
- 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
- 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帮助给予: 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扎,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中,等孩子靠近时放到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