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苏省退休金的计算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苏省退休金的计算方法

引用
网易
1.
http://m.163.com/news/article/JOVETJDG0553RUC8.html

江苏省退休金的计算方法符合国家规定,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必有项,而过渡养老金则主要针对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人员。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部分的计算方法及相关概念,并通过具体案例帮助读者理解。

养老金的组成部分

江苏省最新退休金的计算方法符合国家规定,在未来的几年内也是由三部分组成:

  1. 基础养老金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3. 过渡养老金

因此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养老金

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必有的,只要你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满足缴纳年限,符合退休年龄,就可以拿到退休金。

而第三部分,不是每个适龄退休人员都能拿到,估计8年以后所有的人都没有过渡养老金了,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在96年前江苏还没有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对于这个时期的工龄对养老金的贡献,只能单调计算, 因此叫过渡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方法详解

我们国家养老金设计采用的是统账结合的政策,即国家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国家统筹部分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缴纳,国家调拨和投资收益等,其中企业缴纳你的工资额的16%就是你的基础养老金资金来源之一, 它是一个大水池子,需要后来人源源不断地蓄水。这个就是第一部分基础养老金的依据。江苏的计算方法是: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参保人员 1992 年至退休当月的缴费工资指数平均值。

而第二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你从你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后,进入个人账户的累计总额除以一个计发月数。这个计发月数和你的退休年龄有关,如下表所示。

退休年龄
50
55
60
61
62
63
计发月数
195
170
139
132
125
117

个人账户的累计是你每月都从基本工资中扣缴的8%的缴费额逐年累月的和,其本身并没有放大作用,但基础养老金会有放大作用,这正是养老保险的作用。你的退休金的大头来自于你的基础养老金,而且退休金可以一直领,直到参保人去世。

自由职业者由于没有单位,自己缴纳社保基数的20%,其中的60%进入统筹,40%进入个人账户。社保基数就是缴费上一年的全省在岗职工的社平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公式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累计总额/计发月数

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在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放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计入基本养老金。

江苏省的过渡养老金在2024年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原来按推算出来的存储额除以120这种偏低的算法。

江苏省过渡养老金的现在算法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 1995 年底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5年底前缴费年限之和×1.2%

弄清上面的养老金的构成后,我们接下来搞清几个概念。

  1. 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
  2. 平均的缴费工资指数
  3.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4. 1995 年底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是由江苏省统计局每年年初给出上一年的全省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这个参数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作为在岗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另外是计算它下一年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的基准。此外它还是作为计算在岗职工下一年平均缴费的工资指数,用于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其含义就是将你每年的缴费工资额与上一年的社平工资的比值相加求总和,然后除以缴费的年限。公式如下:

平均缴费的工资指数=(X1/C1+X2/C2+…..Xn/Cn)/n

X1、X2...Xi...Xn为参保人员建立账户开始的第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
C1、C2...Ci...Cn为参保人员当年的(上一年)1年、2年、……、n年江苏省社平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退休那年你的平均缴费的工资指数与退休之前的上一年的社平工资的乘积。

江苏职工或灵活就业者参保人员可以登录“江苏智慧人社”查询自己每年的缴费额,可以得出自己的缴费工资,由此可以推出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灵活就业人员每年由于交的都是固定比例,其指数就是常数,如果一个灵活就业人员每个月的缴费档位都是60%, 那么这个人的平均缴费的工资指数就是0.6。

1995 年底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这个概念非常重要,适用于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人,仅用于计算过渡养老金使用。其计算方法规定如下:

(一)1992 年至 1995 年的缴费工资指数计算。按照上面谈到工资指数计算的规定,计算每一年的缴费工资指数。

(二)1991 年底前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

1985 年 6 月 底前各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均按照 1.0 计算。

1992 年至 1995 年的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小于等于 1.0 的,1991 年底前各年缴费工资指 数按照 1.0 计算;

1992 年至 1995 年的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大于 1.0 的,1985 年 7 月 1 日后至 1991 年底 各年的缴费工资指数按照1992年至1995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计算。

将(一)(二)项各年缴费工资指数的总和,除以 1995 年底 前参保人员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的合计数,即为本人 1995 年底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为了理解过渡养老金的指数计算,我们这里给个例子:

我们假定(一)中的1992-1995四年中前两年的缴费工资指数都是1.0,后两年的缴费指数是1.5。则这个四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0+1.0+1.5+1.5)/4=1.25

根据这个假定和上面的规定,1985 年 7 月 1 日后至 1991 年底 各年的缴费工资指数为1.25。

我们还假定这位职工是1984年一月工作, 则1984年的缴费的指数是1,
而1985 年 7 月 1 日到年底的月工资指数为1.25,
1985年的缴费指数由于上半年和下半年不同, 其平均为(16+1.256)/12=1.125
而1986 年 1 月 1 日后至 1991 年底 各年的缴费工资指数为1.25, 则这期间的指数和为6*1.25=7.5。

将这个职工1984年到1995年的全部指数相加除以12即为1995 年底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1+1.125+1.256+1.254)/12=1.2188, 这就是该职工的过渡养老金的平均缴费指数,其过渡年限为12。

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可以给个例子,利用上面这个职工的假定,他1984年一月参加工资,2026年一月退休,则全部工龄是42年。由于江苏是1996年一月开始建立个人账户,我们假定这个职工在1996年开始到2026一月的缴费指数都是1。

2024年2025年的江苏计发基数分别是8613和8785, 这说明2024年的社平工资比2023年的增长了(8785-8613)/8613=2%,我们用这个比例推算2025年的社平工资为8785*(1+2%)=8960, 这个数据将用于计算2026年退休的养老金数值。

如果你计算自己的指数需要根据你每年的缴费基数和江苏各年的社平工资就可以算出你的平均缴费工资的指数。

计算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我们还需要一个参数,即个人的存储额,这个通过江苏智慧人社可以查到。一般来说从1996年到2026年按照档位100%, 共30年的缴费,个人账户大约12万左右。

有了上面的假定和数据,不考虑延迟退休,利用给定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这位2026年60岁退休的男职工的退休金:

他从1992年至退休当月的缴费工资指数平均值=(12+1.52+1*30)/34=1.0294

他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8960*1.0294=9223.42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1%

=(8960+9223.42)/2421%

=3818.52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累计总额/计发月数

=120000/139

=863.31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 1995 年底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5年底前缴费年限之和×1.2%

=89601.218812*1.2%

=1310.45

最后得出基本养老金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3818.52+863.31+1310.45

=5992.3

注解:以上的计算有很多假定,可能不一定符合实际,仅是说明计算方法,请不要当作实情。

通过上面的计算和说明,发现江苏省的退休金的计算与有些省比较要复杂,其有几个注意事项:

  1. 其基础养老金的指数计算与过渡养老金计算的年份有重叠,而不是采用1996年个人建账后的平均指数。
  2. 过渡养老金的指数计算特别复杂,要有条件判定才能正确选择和计算。
  3. 在计算基本养老金过程中, 缴费工资指数均保留小数四位;
  4. 各项缴费年限均以累计月数折算为年,并保留小数四位;
  5. 基本养老金各组成部分均保留小数两位,
  6. 合计数见分进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