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民族希望学校:全面升级校园食堂 守护山区师生“舌尖港湾”
阳春市民族希望学校:全面升级校园食堂 守护山区师生“舌尖港湾”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阳春市西北部山区的阳春市民族希望学校。为保证师生们吃饱吃好,学校进一步优化了食堂管理,为全校近2000名师生打造安全、健康、温暖的“舌尖港湾”。如今,这座由政府与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筑造的山间学府,正以“食”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教育答卷。
阳春市民族希望学校食堂始建于2010年,过去十余年间,师生们的一日三餐始终与柴火灶相伴,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难以满足现代校园的卫生标准。
2024年7月,在上级部门专项资金支持下,这座山区学校开启了厨房的“科技革命”。120万元专项资金注入后,食堂彻底告别“烟熏火燎”时代:4台20千瓦智能电炒锅、3台15千瓦蒸饭柜、双炉头煲汤炉等现代化设备入驻厨房,切菜机、切肉机实现食材加工标准化,洗消一体洗碗机与1200套统一餐具终结了学生“自带餐具”的历史。学校还斥资21万元配备200千瓦发电机,并投入20万元改造电路建设机房,确保山区频繁停电时仍能“不断炊”。
食堂改造升级后,考虑到山区孩子的家庭普遍不富裕,学校食堂在维持原价基础上实现“加量提质”。在每天伙食费12元(早餐2元,午餐5元,晚餐5元)基础上,2023年3月起,学校午餐新增免费例汤,晚餐添菜增样;同年9月开设加菜窗口;2025年2月更推出了“16元自选窗口”,学生可自愿选择升级纯炒肉菜式。
同时,学校还引入了智能配餐系统,输入食材就了解饭菜营养数局,并根据学生健康所需进行配餐。如今,食堂日均供餐超千人次,学生可自由选择基础餐或营养餐。
为改善学生就餐环境,学校还为就餐区添置了风扇、灯管和电视,让1300余名住宿生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学校构建起“三级管理体系”:由总务副主任担任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每日严控采购、加工、留样全流程;副校长分管食堂安全领导小组每周突击检查,值日老师和学生引导学生就餐秩序;学校每周都邀请家长参与陪餐,家长代表可以直观地了解孩子饮食习惯和就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