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政变:一场改变唐朝命运的宫廷政变
先天政变:一场改变唐朝命运的宫廷政变
先天政变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宫廷事件,发生在唐睿宗李旦退位后。这场政变不仅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八月,唐睿宗李旦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并改元为先天。然而,就在第二年(先天二年)七月,一场关乎唐朝命运的政变悄然上演。
太平公主的野心
太平公主,作为唐高宗李治的女儿,因屡立大功而权势显赫。她不仅在朝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还通过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等人的封王进一步巩固势力。她的田产园林遍布长安城郊,珍宝器物更是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在日常生活中,她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权势甚至超过了当时的皇帝李旦。
李旦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但太平公主却因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长期保持自己的权势地位。她多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
政变的爆发与平定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李旦颁下制书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然而,太平公主并未就此罢休,她与益州长史窦怀贞等人结成朋党,企图加害太子李隆基。她甚至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暗示改立皇太子,但遭到了宋璟等人的坚决反对。
713年(先天二年)七月,太平公主计划以羽林军和南衙兵起兵夺权。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假传召见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窦怀贞等人,引五百羽林军诛之。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坟墓也被铲平。
在这次政变中,崔湜、岑羲、萧至忠、窦怀贞等四位宰相,常元楷、李慈等禁军将领以及李晋等地方大员悉数因跟随太平公主谋反而被杀。可以说这是唐朝政界的一次大换血。
政变的影响
先天政变虽然导致了大量官员的更迭,但为之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李隆基成功清除太平公主势力后,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唐朝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文原文来自qul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