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OTC市场与中国新三板:挂牌的区别在哪里?
美国OTC市场与中国新三板:挂牌的区别在哪里?
在证券市场,美国OTC市场与中国新三板都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渠道和平台。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尤其在企业挂牌规则和路径方面引起了大家的探讨。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OTC市场和中国新三板之间的区别。
中国新三板
新三板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权交易的平台,发行主体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所以在新三板只能叫挂牌,不能叫上市。
那么上市和挂牌有何不同呢?一般来说,上市是把股权经由证监会注册成为证券,向广大公众售卖,在市场进行交易,发股融资。在中国,目前只有在北京证交所、深圳证交所和上海证交所内进行股票买卖的公司,才能称之为上市公司。挂牌是指在股权交易所或新三板首次公开转让股份的行为称为挂牌。
新三板市场原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随着新三板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将逐步形成由主板、创业板、场外柜台交易网络和产权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数据统计:
1、挂牌数量
截止2024年2月27日,创新层有1875家中小企业挂牌、基础层有4352家中小企业挂牌。
2023年全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达325家,其中259家企业挂牌基础层、66家直接挂牌创新层。
(最新数据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最新数据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2、交易量等其他数据汇总
(图片及数据来源:wind & 全国股转官网)
美国OTC市场
OTC市场全称为Over-the-CounterMarket,中文翻译为柜台市场,也称场外交易市场,是美国股市最大交易市场,交易的证券占全美交易量的3/4,是股票市场的全球领导者。
OTC交易是由证券监管委员会(SEC)和金融监管局(FINRA)监管的国际证券化平台。美国的OTC是上市证券化。证券由公众交易,而新三板交易的是股权。
美国OTC市场层次丰富,根据公司透明度和财务披露程度,美国OTC市场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OTCQX(最高级别)、OTCQB和OTC Pink,挂牌要求逐次递减。每个板块都有不同的上市标准,为不同规模和要求的企业提供上市和融资机会。
数据统计:
1、挂牌数量
截止2024年2月27日,美国OTC市场总共有12345家公司在此挂牌交易,其中OTCQX有635家、OTCQB有1161家、OTCQ pink有10549家。
2023年全年,新进入OTCQX和OTCQB公司数量为274家。
(最新数据来源:美国OTC官方网站)
2、交易量
2023全年,美国OTC市场年美元交易量为3860亿美元。
注:(同期国内新三板全年交易金额在85亿美金,北交所全年交易金额在1000亿美金)
(最新数据来源:美国OTC官方网站)
3、成交金额
2023年全年,OTCQX成交金额为786亿美金,OTCQB成交金额50.2亿美金,OTCPink成交金额超过3000亿美金。
(最新数据来源:美国OTC官方网站)
对比2023年新三板和美国OTC市场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美国OTC市场在挂牌数量、交易量和成交金额等方面规模更大、更活跃,其完善的制度、强大的流动性和高效率为企业提供了充分的资金融通机会。
新三板挂牌和美国OTC上市的有哪些不同?
下面从上市方式、时间、成本以及转板方式上详细分析比较新三板与美国OTC市场有哪些区别。
1、方式不同
在中国新三板市场,企业需要经过股改和财务审计等程序,保证企业符合条件后才能正式挂牌。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些程序。
在美国的OTC市场,企业可以选择直接挂牌或者通过买壳上市两种方式。直接挂牌相对简单,只需满足市场规定并提交申请材料即可,过程相对较短。而通过买壳上市,则需要购买已有上市公司的股份,通常包括买壳费用和服务费等。这种方式相对较快,但费用也相对较高。
2、时间不同
在新三板挂牌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新三板的直接监管主体是券商,受证监会监督,所以企业在挂牌之前,需要通过国内券商进行股改,并确保财务审计工作合规,才能正式挂牌。
在美国OTC市场,企业如果直接挂牌只需满足市场要求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可在10个月到一年内挂牌上市;而如果选择买壳上市,则只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
3、成本不同
在新三板挂牌,企业需要约200-300万人民币。
在美国OTC市场,直接挂牌需大约50-70万美元,买壳上市需约60-70万美元。其中,买壳费用约35-50万美元,服务费约25-30万美元。
4、转板方式不同
美国OTC市场被称为企业转板至主板市场的“踏板”,企业可以通过达到相关要求直接转板至纽交所、纳斯达克,以及加拿大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市场,可以通过双重挂牌来拓展融资渠道。
而新三板则是一个独立的市场,有着自己的制度体系和发展模式,在转板方面,企业如果希望转板至深交所或上交所,需要暂停在新三板交易,并重新走向首次公开发行(IPO)的路径。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转板过程中面临较长的停牌期和额外的审查程序。相对而言,美国OTC市场的企业可以更为便捷地完成转板,进一步扩大市场融资和投资机会。
二者在转板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数据显示,美国主板市场近年来有25%的新上市企业来自转板,而中国新三板的转板路径相对较为复杂,导致只有少数企业选择该途径去实现上市目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今年共有27家OTC企业升板主板市场,其中有17家企业选择转板纳斯达克,占比近63%,是OTC企业转板的首选地。
此外,美国OTC市场对企业的影响力更大。美国OTC市场吸引了来自全球投资者的参与,为企业提供了扩展国际市场的更广阔发展空间。因此,选择在美国OTC市场上市可能对有海外发展需求或希望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支持的企业更为吸引人。
相对于国内新三板,美国OTC市场的挂牌规则更加灵活,上市时间相对较短,这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上市选择,企业也会在此获得快速成长的土壤和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