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肚子“咕咕叫”可能不是饿! 警惕这几种情况,尤其是第3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肚子“咕咕叫”可能不是饿! 警惕这几种情况,尤其是第3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91160.com/kepu/28021.html

肚子饿了会咕咕叫,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肚子不饿也一直叫,可能是身体在报警。从着凉到消化不良,再到更严重的疾病,不同情况下的肠鸣音可能暗藏玄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咕噜噜"背后的故事。

肚子咕咕叫,在医学上被称为“肠鸣音”,顾名思义就是肠子发出的声音。我们的肠道里面不光有食物和液体,还有咽下去的空气、肠道里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气体。而人的肠子是要蠕动的。当肠管蠕动,肠道内的气体、液体和半消化的食物会混合在一起,动来动去,就会出现“咕噜噜……咕噜噜……”的声音。

每个人都会出现肠鸣音。正常情况下每分钟4-5次,但声音一般比较低弱、平缓,所以得借助听诊器或者在安静的环境下,贴近肚皮才能听到。人在饿了的时候,肠鸣音会比较明显。这是因为饥饿时胃收缩增强,但此时肠道里食物少、空气多,剧烈的收缩就把更多的空气挤入肠道,咕咕声变得更响了。但是咕咕声不会持续很久,一般半小时左右。毕竟胃习惯了空空的状态,就不再分泌胃酸,也不再费劲收缩。

所以,你大部分时间听到的“咕咕叫”只是想告诉你“饿了”,这是正常的人体反应,除了可能会让人尴尬也没啥危害。至于有些人不管饭前饭后,饱了饿了都会叫,又是怎么回事呢?

着凉了

夏天长时间待在特别凉快的环境里,肚子也会容易咕咕叫。这是因为吸入过多的凉气,再加上肠胃受冷刺激后引起肠蠕动加快的后果。

消化不良

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者是身体没法消化的食物,肠道的微生物分解会产生过量的气体,肚子也会叫得特别响。

①比如吃了红薯、芋头、土豆等高淀粉食物,肠道的微生物分解会产生过量的气体不能顺利排出,肚子就会叫得比较大声。

②还有乳糖不耐受,这类人在喝了有乳糖的奶制品后,无法被身体分解的乳糖进入肠道会引起肠道分泌增加,刺激肠蠕动加快。乳糖本身也会被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就会咕噜个没完。

急性胃肠炎

肠鸣音次数变多(每分钟6-10次),响声加大,而且能感受到肚子里的肠子在蠕动,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问题引起的咕咕叫。急性胃肠炎还会伴随腹胀、腹泻、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会导致肠鸣音的减弱、甚至消失,主要是肠道蠕动变慢所导致的。腹膜炎发作时,会伴随着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的症状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反应的加重,身体还会逐渐发热,出现恶心、呕吐。

肠阻梗

肠鸣次数明显增多(每分钟15次以上),而且叫声特别响亮,随着肠鸣的频率越来越快,甚至呈叮当声,这种情况多见于肠阻梗。急慢性肠梗阻容易产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无法排便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肠道痉挛、麻痹、缺血甚至坏死。一旦出现肠梗阻症状时,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

若是肠鸣音伴有腹痛、腹胀、排便异常,而且症状持续或反复发生,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做个肠胃镜以排除肠息肉、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不同肠鸣音,是不同的信号。不对劲的“咕咕叫”如果感觉自己的症状挺像以上所说的疾病引起的,第一要紧事是到医院查明病因,针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

正常的“咕咕叫”其实也无需去刻意干预,若想减少尴尬、社死场面的发生,可以试试这几招↓

①细嚼慢咽,吃饭少说话老祖宗常说“食不言、寝不语”,是有道理的。吃饭太快或者边吃边说,也会“吃”下大量的空气,增加肠鸣次数。

②少摄入产气食物前面提到了红薯、土豆、豆制品等高淀粉食物,吃多了产气也多,可以考虑少吃点;碳酸饮料也少喝。如果乳糖不耐受尽量避免饮用奶及奶制品。日常生活可以多饮用酸奶。酸奶中含有益生菌、双歧杆菌等菌群,避免肠道菌群发酵产气,从而改善肠鸣。

③吃饭时少喝点水部分人在吃饭时习惯一边吃饭一边喝水。这种习惯容易导致消化系统当中的水分增多,致使过多的水分与食物相混合,在胃部搅拌研磨食物时,就可能出现肚子一直咕噜咕噜响的声音。

④注意胃部保暖在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时,要注意腹部保暖,注意增减衣物,晚上睡觉也要盖好被褥,以免肠胃受凉。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肠鸣音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共同守护肠胃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