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无需造影剂,实现胰腺癌精准早筛,“人工智能+”时代,平扫CT捕捉“癌中之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无需造影剂,实现胰腺癌精准早筛,“人工智能+”时代,平扫CT捕捉“癌中之王”

引用
新民网
1.
http://wap.xinmin.cn/content/32772145.html

如今,人工智能(即“AI”)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在医疗卫生领域,无论是在肿瘤诊断、病理分析,还是基因组学、放射治疗,人工智能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极其隐匿且凶恶的“癌中之王”——胰腺癌,如何借力人工智能,实现肿瘤的早期、大规模、高精度检测?

2023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刊登了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平扫CT联用人工智能大规模检测胰腺癌的研究”,作为这项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曹凯副主任医师带来了深度解读。该研究主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不需造影剂的平扫CT上,实现了对胰腺癌的早期、大规模、高精度的检测。

一直以来,仅靠平扫CT很难捕捉胰腺癌的身影。曹凯比喻,好比是在黑夜里找黑猫,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组织在平扫CT上几乎没有对比,因此很难识别。如果打了造影剂做增强CT,就好像在黑夜里打开了手电筒,病变就很容易发现了。然而,在身体没有出现不适症状时,大众几乎不会主动选择增强CT。

如何借助已经完成的胸部体检CT,筛查胰腺癌?过去五年,曹凯所在团队构建了一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简称“PANDA”),应用自注意力机制,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既可以看得准,还可以看得全——不仅能够捕捉图像中每个像素与邻近像素之间的微小差别(如近端胰腺的肿块),同时,还可以分析每个像素与其他所有像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如因为近端肿块压迫,所导致的远端胰管扩张和局部胰腺萎缩),从而综合分析、精准判断。

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捕捉肿瘤直接和间接征象的能力,PANDA在国际多中心的验证中表现出色,每做1000例检查,仅误报1例,特异性高达99.9%;每100个胰腺癌患者中,仅漏报7个,敏感性达92.9%。目前,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开始大规模应用PANDA。同时,为方便全国各地的患者,特别开设了互联网特需门诊,已有影像资料的患者,不限于检查医院,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特需门诊连线,由人机结合、联合阅片的方式,作出一个高效精准的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平扫CT”作为底层的平台技术,未来有望成为大众体检的标配,通过胸部体检CT(即“平扫CT”),机会性地筛查胰腺癌。在体检场景的应用中,这一技术可以协助医生提升诊断的水平和工作的效率。曹凯提醒,高危人群应重视胰腺癌的筛查,尤其是父母罹患胰腺癌的、新发糖尿病的,或慢性胰腺炎病史的人群。

在取得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曹凯所在团队计划拓展模型的适用性,与全国甚至全球多家医院、体检中心、影像中心合作,开展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试验,验证模型在不同设备、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增强其泛化能力。同时,还将深入研究胰腺疾病全流程的管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从早期筛查到鉴别诊断,从可切除性评估到预测患者预后,精准辅助临床决策。通过构建一个集成化平台:融合疾病诊断、治疗建议、随访管理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平台,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

曹凯介绍,未来,“平扫CT+人工智能”的筛查方式还将拓展到其他更多的疾病中去,实现“一扫多查”,覆盖肝脏、食管等。通过持续的数据收集和优化迭代,推动胰腺癌以及其他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本文原文来自新民晚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