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职场人面临年龄焦虑,专家建议从认知调整到行动突破
79%职场人面临年龄焦虑,专家建议从认知调整到行动突破
随着2025年跨年的临近,许多人开始感受到年龄焦虑的压力。这种焦虑源于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和对自我价值的怀疑。然而,《心智觉醒》一书提醒我们,年龄焦虑往往源自于集体性的思维边界和社会环境的期待。为了缓解这一焦虑,我们需要区分客观事实和可控事件,发现年龄增长带来的收获,勇敢打破自我设限,多接触不同年龄段的人。正如58岁的奥运选手倪夏莲一样,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不是限制。通过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我们可以拥抱每一个阶段的成长,享受人生的每一刻。
年龄焦虑: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年龄焦虑并非个别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根据最新调查显示,79%的职场人正面临年龄焦虑的困扰,这种焦虑不仅限于年轻人,而是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
对于年轻人来说,就业压力是引发焦虑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达1100万以上,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年轻人感到迷茫和焦虑。一位2022级中外税收专业的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如果是我来答这个问题的话,那我得分情况讨论。第一种就是为了新知识而去卷的话其实我是感觉肯定的态度,因为这种有目的的去卷我觉得是有利于自身知识体系的晚读,但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即为了卷而卷,那我认为这种就是纯粹的自我感动,因为你是带着一种近似于嫉妒的心理去卷而不是第一种情况那样的主动,而是为了自我感动,感觉自己已经学习了。如果是我个人情况的话,还是得分情况。高数的话我认为数学这门科目是有特殊性,有一种就是你无论怎么卷,都很难突破枷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刷题,因为我个人觉得刷题无异于培养一个重复行为就像代码一样,一旦遇到了不会的东西你就没法继续。”
而对于职场人来说,35岁似乎成了一个关键的分水岭。许多人担心自己会在这个年纪遭遇职业瓶颈,甚至失业。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调查显示,招聘中的年龄限制是最常见的年龄歧视场景。一位职场人表示:“在35岁这个特定时刻,尤其需要我们清晰地识别自己的长远目标,并在迈向目标的过程中戒骄戒躁,尤其是要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就像人并不会从青年一步跨入中年,成长与转型同样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改变,除了极少数幸运者,大部分人很难像‘鲤鱼跳龙门’一样,仅仅通过一次巨大的成功就达成愿望。”
年龄焦虑的成因:不只是时间的问题
年龄焦虑的产生,往往不是因为时间本身,而是时间背后所承载的压力和期望。这些压力和期望来自社会、工作、家庭和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
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让许多人感到难以适应。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生怕自己被时代淘汰。一位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从严格且有纪律的高中生活中‘解放’,不少大学生开始释放天性,‘不眠不休的玩手机,逃课,昼夜颠倒……’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健康的生活作息造就‘脆皮大学生’,大学生们面临疾病时的不安害怕,可又无法控制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因此对自己感到失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焦虑。另外,由于之前一直处于应试教育下,早就养成了顺从与倾听的习惯,可步入大学,更多的是需要表现与创新。不少大学生面临这教学方式的改变,感到焦虑与无所适从,他们无法很快地适应大学学习并在其中绽放光彩,却又渴望拥有一个热烈美好的大学生活,因而会感到焦虑,只能用‘发疯’来发泄情绪。”
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也是引发焦虑的重要因素。许多人担心自己会失去工作,或者无法在职场上取得预期的成就。一位职场人表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常常陷入这些焦虑形成的包围圈中。那如何从焦虑的泥潭中自救呢?这里有几种思考的方式,希望能帮到你。第一,重新审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做怎么样的人。前段时间有个叫做陈铭的辩手在节目中谈到,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内卷’往往是‘军备竞赛’式的,所有人都在追求人有我有时,那么不内卷的人也会被迫卷入,再加上巨大的考试压力,焦虑是必然的。近年来的考公考研热潮,根据调查显示节节攀高的报考人数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是因为‘身边同学都考’‘父母亲戚都催考’才参加,而临近考试时这部分同学的焦虑会更加严重,感觉自己会处于一种拧巴的状态。比起承受一年甚至更多年的压力与焦虑,一开始想清楚研究生学位对自己重要吗、这个公务员真的非当不可吗,只有去聆听自己的声音,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从而从根源减少焦虑。”
健康状况的下降也是许多人担忧的来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慢性疾病的风险也在增加。一位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焦虑可能是多种情景和环境诱因引起的。老年焦虑症的一些常见风险因素包括。l 生活无保障l 压力的生活事件(如亲人去世)l 慢性疼痛l 活动能力受限l 孤独感l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如何应对年龄焦虑:从认知到行动
面对年龄焦虑,我们并非无计可施。通过调整认知和采取积极行动,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焦虑。
首先,我们需要调整对年龄的认知。哈佛大学教授亚瑟·C.布鲁克斯在《中年觉醒:重塑生命与生活的力量》一书中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流体智力(如推理、思考和学习能力)会逐渐衰退,但晶体智力(以习得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却在加速增长。这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处理复杂信息、表达能力和深度理解方面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其次,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对于缓解焦虑至关重要。研究显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更有可能感到生活满意。一位社工在分享其工作经验时说:“在淮阳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郑集乡驻站社工的深入走访中,我们发现幸福院里的老人们,尽管生活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却鲜有精神层面的满足。他们常常被封闭在院内,缺乏文化活动的丰富,心理上逐渐感到压抑。这些老人,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失去了自我认同和生活的意义。他们不知道如何充实自己的生活,更不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老年时光。每日,他们在院中静坐,岁月似乎只留下他们的沉默与孤单。他们的生活缺少了社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犹如一颗颗失去了色彩的宝石只能安静地在幸福院里消磨时光。”
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也是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通过参与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可以转移注意力,减少对年龄的过度关注。一位参与手工兴趣小组的老人分享道:“在手工制作中,老年人不仅可以尝试新的设计和创作风格,更能够激发其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仅有助于挖掘老年人的潜力,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活动参与度和满意度。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为老年人创造一个积极、富有创造力的环境,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继续保持活力和热情。”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缓解焦虑同样重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提升身心健康。一位专家建议:“如果老年人的焦虑情绪影响了正常生活,就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焦虑。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向他人倾诉:可以与值得信赖的家人、朋友、或亲戚交谈,分享感受和经历帮助减轻焦虑。2、学会控制压力的方法: 冥想、正念、深呼吸等压力管理技巧有助于缓解焦虑的生理症状,让躯体感觉更放松。3、避免服用兴奋剂: 某些物质(咖啡因、尼古丁、非处方感冒药、酒精等)会加重焦虑症症状。4、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家人、朋友和邻居可以成为老年人有用的资源,在他们感到失控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或许还能帮处于焦虑情绪的老年人识别压力状况,并知道何时摆脱压力。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充足的睡眠、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是控制压力的重要方法。”
案例启示:年龄不是限制
58岁的倪夏莲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赛场上年龄最大的选手。她曾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不是限制。”这句话激励了无数正在与年龄焦虑作斗争的人们。
倪夏莲的故事告诉我们,年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能力的丧失,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正如一位社工所说:“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通过组织各类小组活动,如手工制作、兴趣交流等,老年人不仅能够相互学习,还能在互动中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社交网络,提升了自信心,同时也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乐趣。我们坚信,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
专业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年龄焦虑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家建议,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识别和改变引发焦虑的思维模式。此外,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也是有效的选择。
一位心理学专家表示:“焦虑症就像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接受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药物和物理治疗。1、心理治疗:暴露疗法能帮助患者正面应对自己的恐惧,逐渐减轻对一些活动或场景的不适反应。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焦虑症患者识别有害的、引发焦虑的思维模式,并努力加以改变。2、药物治疗: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可帮助减轻恐慌或紧张的感觉。通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β受体阻滞剂(比如普萘洛尔)也有助于减轻焦虑的某些生理表现。3、物理治疗:比如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焦虑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年龄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通过调整认知、积极行动和寻求专业帮助,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种焦虑。记住,年龄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数字,它既不代表终点,也不应成为前进的障碍。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个阶段的成长,享受人生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