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何不惜代价也要占领芬兰的小城维堡?
苏联为何不惜代价也要占领芬兰的小城维堡?
维堡是芬兰西南部的一个小城,人口仅7万多人,却在历史上多次易手,成为俄芬两国争夺的焦点。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镇,为何会引发苏联不惜一切代价的争夺?
有人说:“俄罗斯只有两个城市。 一个是首都莫斯科,另一个是旧都和最大的港口圣彼得堡。 但要说“最重要”,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无疑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但是圣彼得堡的地缘劣势相对于首都莫斯科非常明显。 莫斯科在内陆,即使敌军攻击,暂时也到不了莫斯科的城下。 圣彼得堡的情况恶化了。 如果俄罗斯船只从圣彼得堡前往大西洋,将驶离芬兰湾、波罗的海,经过丹麦和瑞典之间的阿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丹麦和挪威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 周边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是俄罗斯的敌人。 瑞典、丹麦、德国和俄罗斯也不是行人。
即使俄罗斯船只不从圣彼得堡出发,从军事角度保护圣彼得堡也不容易。 圣彼得堡位于芬兰语最东端,芬兰语北岸为芬兰,南岸为爱沙尼亚。 更糟糕的是,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边界,芬兰和俄罗斯的边界非常接近圣彼得堡。
以芬兰为例,芬兰面积不大,目前只有39万平方公里。 当然,芬兰的面积比二战前还要大一些,这些地盘被苏联夺走了,其中包括一个叫维堡的小镇。 维堡很不引人注目,至今维堡人口也只有7万多人。 但对俄罗斯来说,无论维堡没有一个居民,还是不长草,俄罗斯都必须从芬兰夺取维堡。 不,维堡是圣彼得堡的西入口。
俄罗斯本来就是个敏感的国家,谁也不能相信。 维堡在芬兰手里,对圣彼得堡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例如,就像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一样,以色列肯定睡不着觉。 因为以色列重要水源——加利利海(太巴列湖)位于戈兰高地西侧。 圣彼得堡对俄罗斯的意义举世闻名,因此俄罗斯愿意不惜代价夺取维堡。 关于芬兰失去堡垒一事,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没有危险,谁管你的死活?
维堡实际上是瑞典人建造的,原名维普里,建造时间为1293年。 当俄罗斯彼得大帝修建圣彼得堡时,他意识到了维普里在圣彼得堡的门户作用。 1710年3月,彼得大帝出兵攻打瑞典,将瑞军从维堡推出后,维堡成为圣彼得堡西线的入口要塞。 俄罗斯一直主张维堡是俄罗斯(俄罗斯、苏联)的地盘。 芬兰反驳时,俄罗斯表示。 1710年,俄罗斯与瑞典作战时,整个芬兰都是俄罗斯!
但是,芬兰成立后,首都赫尔辛基也需要门户防卫。 但是占领维堡的是芬兰工人,是1918年的事。 这一年,芬兰保守派发动攻击,工人退到维堡顽强抵抗。 但是苏联刚成立,自己够不着,维堡很快就被芬兰保守派占领了。 芬兰当然不会退出维堡。 毕竟,维堡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 芬兰可以控制维堡,保护赫尔辛基,向西进攻圣彼得堡。
苏联风雨飘摇,无力关心维堡。 但苏联稳定下来后,圣彼得堡西线门户维堡被芬兰控制,始终是苏联心腹的浩劫。 要知道,芬兰统治科特迪瓦后,芬兰和苏联的边界距离圣彼得堡只有30公里,是苏联每个人都感到吃惊的地理距离。 1939年11月,德苏战争还没有爆发。 苏联利用难得的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向芬兰大举进攻。 苏联打苏芬战争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收复维堡,什么代价也不说。 为了让苏联夺回维堡,7万人阵亡,4万人失踪,22万人受伤,其中2万人冻伤。 虽然代价很大,但只要维堡落入苏联之手,保护圣彼得堡,其代价就值得。
苏芬战争之前,芬兰不仅控制了要塞维堡,而且濒临欧洲第一大湖——拉德加湖。 拉德加湖位于圣彼得堡以北,是圣彼得堡的重要水源和战略屏障。 圣彼得堡基本上是低海拔地区,易攻难守。 如果苏联保卫维堡,就能阻止西线敌人通过维堡攻击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不仅是俄罗斯的古都,也是首都莫斯科的重要战略门户。 圣彼得堡守不住。 敌军可以在广阔平坦的东欧平原自由纵横。 莫斯科在保护什么?
苏联付出巨大代价击败芬兰后,强行砍掉了芬兰10%的地盘。 (包括苏联第16个成员国——加略特,于1956年并入俄罗斯成员国)。 这样,苏联就能安心睡觉,圣彼得堡就能安心睡觉。 在随后的德苏战争中,德国占领了维堡,但苏联打败德国后,第一件事必须收回维堡。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的维堡留下了很多芬兰的印迹。 怎么看维堡,都像北欧城市,而不是典型的俄罗斯城市。 芬兰人走在维堡街头,就像走在赫尔辛基、图尔库、坦佩雷等芬兰城市一样,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 这种感觉还有另一个理由。 维堡有8万人,其中很多是芬兰人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