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4年了,为什么北京新能源指标排队越来越难?
都2024年了,为什么北京新能源指标排队越来越难?
2024年5月31日,北京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公布了当年的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积分排序入围名单。数据显示,北京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难度持续攀升,个人新能源牌照排队时间甚至需要等待33年。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对北京汽车限购政策的广泛讨论。
2024年北京车牌申请现状
约62万家庭251万个人申请本年度19200个普通小客车指标,中签率0.6%
近84万的家庭、个人、单位申请77000个北京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其中306133个家庭,503789个个人,22193家单位申请。按现在每年个人发放趋势,个人新能源牌照排队要到33年后了。家庭入围积分今年是60分,明年可能更高。
面对如此严峻的申请形势,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北京小客车指标还要限制发放?而且参与指标摇号和排队的人数每年递增,但是指标却保持每年10万个不变,这是为什么?假如北京市放开牌照申请限制,是不是会狠狠拉升一波汽车市场经济?
北京限牌政策的历史与目的
北京限牌政策,即机动车限购政策,始于2011年。
限牌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这项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缓解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减少机动车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通过限制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北京市政府希望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城市交通流量,并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此外,限牌措施也是响应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市民健康。
笔者找了一下近10年的北京市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一直在提升的。
至于是不是限牌带来的效果,有待商榷,但肯定是有一定效果的。
国际比较视角:东京的交通管理经验
目前北京市汽车保有量约760万辆,不过这数据相较于世界历史名城,其实不算拥堵。当然这些数据有待进一步斟酌,毕竟北京市太大了,核心城6区也就1000多平方公里,这样算进去,那确实是快追上东京的水准。
那么东京实施限牌了吗?
答案是并没有。
东京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的5倍,机动车数量是北京的1.6倍,但与北京交通出行高峰时经常堵车的情景不同,东京很少有堵车的情况发生。同样是首都,为啥东京人口密度比北京大5倍,却几乎不堵车?
虽然不限牌,但是日本的车牌需要和车位挂钩,有车位才能办理牌照,这点北京也许可以借鉴。
此外,东京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合理的停车场规划、智能调控的交通信号灯、高昂的停车费用以及对违章行为的严厉处罚,这些都值得北京去研究思考和学习。
北京限牌政策的演变
其实北京限牌不是10万个,最初2011年的时候,北京限牌24万个,至于24万个是相关部门根据道路承载能力测算出来的。
自2018年起,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将再次压缩,减少到每年10万个。这个数值一直延续到现在。
未来展望:治标不治本的反思
所以到24年,北京市还在搞摇号&排号,主要原因还是堵。看过北京晚高峰的车流,你才懂什么是堵车的无奈。
除了北京,还有其他几个城市如上海 、天津 、广州、深圳 、杭州 、海南 实施限购、摇号、竞价等方式来控制机动车增长以缓解交通拥堵和改善空气质量。
其实针对拥堵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尝试:收取拥堵费、改善交通线路、根据车位来发放牌照、优化公共交通等。仅靠限制车牌发放其实有很多弊端,比如无法解决真正有需求用户用车,一部分车牌可能被无需求占用,造成资源浪费。
治标不治本,终非长久之计,围堵不如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