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进藏铁路,每一条都是“超级工程”,战略价值不容小觑!
中国四大进藏铁路,每一条都是“超级工程”,战略价值不容小觑!
青藏高原,这片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神秘土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铁路建设的禁区。然而,中国不仅成功在高原上修建了第一条铁路,更是在此基础上陆续建设了四条通往西藏的铁路线,每一条都堪称“超级工程”。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千米,特殊显著的地理特征,在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被称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
高寒缺氧和冻土广布的条件,让全世界都认为无法修建铁路,有着“基建狂魔”之称的我国,不仅在青藏高原成功修建了铁路,更是前后修建了4条进藏铁路,每一条都是前无仅有的超级工程,背后的战略价值也不容小觑。
这4条铁路分别位于哪里呢?在修建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青藏铁路:第一条进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其他3项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
青藏铁路始建于1958年,在2006年实现全线通车,共用时48年,该线路东起青海省的西宁市,西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是第一条通往西藏腹地的铁路。
起点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此地是进藏的必经之地,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物资中转站和驿站。
终点是拉萨市,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部屹立着念青唐古拉山,是具有1300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圣地。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有85%的地段海拔高度在4千米以上,高寒缺氧问题十分严重,而且铁路穿越的地区广泛,存在多年冻土。
科研人员与工程人员投入大量资金,在高原冻土上打了上千个水泥桩,以确保铁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川藏铁路:第二条进藏铁路
川藏铁路,是连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东起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西至西藏的拉萨市,全长约1600公里至1838公里,途经雅安、康定、理塘、昌都、林芝等地。
该铁路选用分段建设,2014年,成都到雅安的成雅段和拉萨的林芝的拉林段正式开工,分别于2018年和2021年开通运营。
雅安到林芝的雅林段在2020年开工建设,预计在2030年实现全线通车,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巨大的地形落差,穿越大江大河与崇山峻岭。
其中包括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等众多河流,以及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等众多高山,整条线路贯穿寒地,荒漠山林等极端气候地形。
川藏铁路也被称为“最南界的铁路”。
滇藏铁路:第三条进藏铁路
滇藏铁路,是一条连接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的铁路,南起云南省的昆明市,北至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全长1877公里。
该线路采用合并旧线的方式,途经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在西藏自治区的芒康衔接川藏铁路。
滇藏铁路需要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以连接丽江与迪庆州。
此段山高谷深,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铁路沿线海拔高,空气稀薄,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是国内罕见的铁路建设工程。
新藏铁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交通要道
新藏铁路目前仍处于项目的前期阶段,是一条计划连接新疆喀什地区和西藏拉萨的铁路,北从喀什境内的叶城站出发,向南直到西藏的日喀则市,与拉日铁路接轨后最终到达拉萨。
新藏铁路,需要穿越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多座著名山脉,还需要穿越阿克塞钦与喀喇昆仑走廊,其中阿克塞钦上千公里的荒漠戈壁,涌动土层,是建设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