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佛教说的“三苦”,是哪三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教说的“三苦”,是哪三苦?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fojiaonet.com/hztj/2024-11-19/34623.html

佛教经典常提到“三苦”,是哪三苦呢?

第一个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
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有生理上引起的生、老、病、死苦。
也有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有“求不得苦”,有“怨憎会”苦,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第二个是“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
通俗的说,就是“乐极生悲,甜中生苦”。
当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但这种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
譬如追剧,看了一部好看的电视剧想要一直看下去,看一集、两集、三集感到快乐,连续看十几集时,你会发现眼睛干涩难受,熬夜身体难过,剧情拖沓难熬,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世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

第三是“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
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世人总想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爱情永恒、事业永恒等等。
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这是事物运行的本质规律,而许多时候我们的认识与行为与之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