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书!首次曝光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历史!
历史新书!首次曝光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历史!
看历史事件,不能只看表象,应该分析其历史事件的成因,再去考虑造成的影响。这才是读史可以明智的根源,也许历史不能教我们创新,但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因此,想了解德意志第三帝国,也不能只看它的创立、发展、衰落与毁灭,还要了解下第三帝国前的历史,思考给我们哪些启示。
一战德国战败,西方国家只给德国一周时间决定是否签署条件苛刻的《凡尔赛和约》,不签署则再次开战。德国被迫妥协,这导致德国失去殖民地、海外联系、海运商船、10%的土地和人口、33%的煤矿和75%的铁矿;有200万人牺牲;人民饱受四年饥饿,并承受着巨大债务;货币贬值到以前价值的14%;面临着国内的革命和边境的布尔什维主义;四年战争和最终失败,为德国大众埋下了对西方国家的仇恨。
后来,西方国家认识到经济繁荣依赖于合作而非对抗,且想通过绥靖政策祸水东引。德国达成道威斯计划,得到来自美国超过两百亿美金的借贷,法国从鲁尔区退出,赔款减少,德国在之后几年获得更多西方的借贷,并出现暂时的和平和富裕。德国把借来的资本用于赞助公共事业和投资工业的现代化,仅用五年时间,把工业产出提升到一战前的四倍。
不过借贷只是掩盖表面问题,德国经济停滞不前,导致周期性的失业。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掩盖的问题和盘托出,外国资本撤出造成贸易和生产下跌,工资和物价下滑,银行、商店、工厂倒闭,有600万人失业。
失业的人们愤怒且精神沮丧,就这样,希特乐上台了,当希特乐演讲的时候,他的声音不是某个人的,而是所以人的,他准确表达了普遍德国人的所思所感,当他组织起大众的感情,表达出大众的不满、偏见和仇恨的时候,纳粹党也跨越了阶级和职业的界限。
希特乐被任命为总理,他投资公共事业和军备,减少了失业,提振了经济;通过举办奥运会,鼓舞了士气。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多,整个国家都疯狂了,德国成为了极权主义国家,人们受到了蒙蔽和蛊惑,家庭成为了未来士兵的孵化器,犹太人成为了各种不满的替罪羊,德国发动了二战,从吞并奥地利开始,闪击波兰、横扫西欧、出兵北非、东进苏联,终陷入了深渊。
于是便有了“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个思考和结论。以上内容,都是在这本《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一书中所了解到的,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并想了解更多细节和内容,欢迎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