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宝贝的喂养密码-七分饱,三分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宝贝的喂养密码-七分饱,三分寒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8605930_120419999

“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这句明代儿科医生万全提出的养娃金句,至今仍被广大中医大夫提倡。在现代生活中,这句话是否仍然适用?让我们从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解读其中的科学性。

明代有个著名的儿科医生万全,他曾经提出一条至今仍然被广大中医大夫提倡的养娃金句:“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对于这种说法,妈妈们不禁产生疑问:
新社会了,孩子还要“挨饿受冻”吗?
吃不饱饭,孩子还会“茁壮成长”吗?
穿不暖和,孩子不会“受寒发烧”吗?
老人们更是嗤之以鼻,旧社会生活贫苦,吃不饱穿不暖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不得已”才有了这样的说法。现在生活富足,如果还不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衣食保障,那就是家长失职了!

孩子是个小太阳

中医理论认为,小孩是“纯阳之体”,这是小儿体质的特点。
小儿就像一颗小树苗,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迅速成长,发育的非常迅速,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就是新陈代谢旺盛。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满足不断生长发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小儿已经具备五脏六腑,但脏腑功能还不完备,尤其脾胃功能尚未成熟,这就形成了小儿日益增多的营养需求与脾胃功能稚嫩薄弱之间的相对矛盾。

七分饱的饭量

“饥”,指的是不能吃的过饱,要控制饮食的质量和总量。因此,小儿要合理饮食,食物的摄入以脾胃能够消化的程度为准,一方面合理搭配食材,肉食、蔬菜、谷物保持一定的比例,可以做成饺子、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一方面总体摄入的食物量,每餐七分饱就足够了,还要控制零食的摄入。孩子有一定的饥饿感,才会对食物产生欲望,保证脾胃正常纳运。

尤其,小儿没有对食物的自我控制能力,只要是好吃的食物、爱吃的食物,如巧克力、糖豆、牛肉干、膨化食品、冰淇淋等会不住地往嘴里送。孩子贪吃了过量油腻、生冷、过于甜的饮食,胃就会胀得鼓鼓的,小肚子溜溜圆,从而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中医称为“积食”。

孩子积食的时候往往不爱吃饭,或者不喝奶,食欲明显下降,大便不调,便秘或者大便不成型;睡觉不踏实,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或磨牙,这正是中医所说:“胃不和,卧不安”的表现;小一点儿的宝宝鼻梁两侧略微发青,舌苔白厚、微黄,还能闻到酸腐味的口气。这些情况就说明孩子已经有些积食了,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控制好饮食量。

小手的温度

“寒”,指的是不能穿的太暖,要适量增减衣物,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代谢旺盛,俗称小儿火大,在同一气候条件下,小儿应比成人少穿一件衣服为好。而且孩子总是处于活动中,大量的运动会产生热量,顺时加减衣物才不会因为出汗过多而导致着凉。孩子的保暖是必要的,还需要按照气候的变化,及时地给孩子增减衣物。

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邪致病,衣服穿好了,就是守住了身体抵御外邪侵入的第一关。三国时,魏国司徒王朗曾忠告过人们“常令少小之缊袍不至于甚厚”古人提出的让孩子衣着不要太多,可以使小儿的机体产生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抵御外邪的能力。

平时观察孩子,以孩子小手温度适中为度,手心出汗了,那就是穿的太多了。而且,这些孩子平时如果出汗多,容易疲劳,反而容易感冒咳嗽,弱不禁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