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论》的千古祛湿方,利水消肿,把头到脚的湿气排出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仲景《伤寒论》的千古祛湿方,利水消肿,把头到脚的湿气排出去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5/19/71533357_1147619109.shtml
现代很多朋友普遍存在“湿气过重”,皮肤晦暗、关节疼痛、水肿等症状。湿邪作为中医里的六邪之一,被称为百病之源。先跟大家分享一味“除湿圣药”——茯苓!
茯苓药性甘淡而平,有淡渗利湿之效,能通利小便、引湿气由三焦渗至膀胱,而膀胱专处理人体内的“废水”。《用药心法》载述:“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实为除湿之圣药也。”
湿气在体内长期积聚,还可能会导致肾脏气化失调,诱发尿频、尿痛、水肿等肾病问题,因此及时祛除湿气至关重要。
在诸多祛湿方里,茯苓因其显著的祛湿效果而备受青睐;其性平,既能与寒性药配伍,也能与热性药协同,寒湿、湿热皆可用。而祛湿药易伤阴,很多祛湿方都禁忌阴虚体质使用。
那么有没有既可祛湿又兼顾滋阴的方子?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一个祛湿方就可以——猪苓汤!
成分: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阿胶各9克。是调治水热互结兼阴虚证的经典方。
茯苓、猪苓、泽泻同属甘淡之品,三药合用淡渗利湿,促进尿液通畅,引湿气通过三焦渗透至膀胱而排出。
小便涩痛、血尿等往往是湿邪与热邪交织所致。滑石则能清热利尿,其柔滑之性有助于通利小便,同时排出湿气。
阿胶则用于滋补肾阴,阴虚者常有口渴、心烦、身热之症。阿胶是传统的补血良药,其甘温质润、滋阴润燥之特性,对阴虚有良好滋润功效。
五味药合用,共奏利水祛湿、滋阴清热之效。
临床上,常用猪苓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肾炎、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尿潴留等泌尿系统疾病;同时对于水湿上泛所致的水肿、腹泻、尿频、头晕头痛等症亦有良效。
温馨提醒:文中所提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一人一方,具体用药需通过专业医师辨证!
热门推荐
“光棍节”来了!数据告诉你在意大利单身的苦
中元节:追思亡灵与家庭团聚的重要传统文化节日
共赴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
“头七”的文化意义与传统习俗:缅怀逝者与珍惜生命的提醒
君子兰叶子发黄焦边干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电动车充电桩的安全使用指南:从选购到维护的全方位防护
秋冬养生必备:素什锦食材选购指南
素什锦:健康饮食新宠儿!
天津素什锦:十种食材,十全十美
天津素什锦的最佳搭配方案
企业如何通过预算控制人工成本?
床头朝哪个方向好 最好是南北朝向
炖牛肉的香料搭配秘诀:八角、桂皮、草果和肉蔻的黄金组合
桂林龙脊梯田:四季如画的诗意美景
桂林龙脊梯田:最全交通攻略!
冬至将至,聊聊中国传统礼仪之美
范若若:《庆余年》中独立女性精神的典范
秋冬打卡介休:绵山与张壁古堡
探访杨开慧纪念馆:感受伟人爱情的力量
法律实施效果评估是什么
肺结节随访怎么办(下篇)
右肺上叶有4mm的小结节严重吗
用英语赞美女性穿搭:从基础到进阶的实用指南
用地道英语赞美"女神":从外貌到气质的全方位攻略
孙悟空尾巴的“硬伤”竟是性格缺陷?
九尾狐的神秘尾巴:从瑞兽到妖物的文化演变
福建非遗:樟湖镇“游蛇灯”背后的文化密码
冬季养生:胡萝卜+鱼,这样吃最补!
黄骨鱼白萝卜汤:冬季养生新宠
鱼和萝卜可以一起吃吗?搭配技巧和注意事项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