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国青进了四强,中国男足就能进世界杯了吗?
这届国青进了四强,中国男足就能进世界杯了吗?
中国国青队在世青赛中遗憾出局,引发了人们对国足未来能否进入世界杯的讨论。虽然国青队连续两届进入八强,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中国男足能够进入世界杯。
国青队在比赛中场面占据主动,创造的机会多余对手,但最终被沙特队绝杀,输得非常可惜。尤其是比赛中还有曾经有过一个点球,可惜没有罚进。遗憾惋惜的同时,中国队没有进四强也并不意外。不是说,我们有进四强的绝对实力。只要你看了另外几场1/4决赛,你就知道这支中国队在亚洲同年龄段当中,没有什么优势,能不能进四强,都是毫厘之间。
往好了说,这次的比赛,让我们看到中国足球的青训有了进步了。算上23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亚青赛,中国队已经连续两届进入八强了。上次是在小组赛还击败了沙特,淘汰赛里加时输给了韩国。而且对比两届国青的比赛质量,这届比上一届战术更加丰富。上一届主要依靠拜合拉木、艾菲尔丁、木塔力甫打反击。但到了这届,球场上的内容已经明显有了改观了。技术含量更高了。
第二个,中国足球要重新回到亚洲二流、接近一流半的水平,光靠一届国青也是没用的。其实青训的成才比例远比想象当中要低。你能进国青说明你是同龄段里的佼佼者了吧?但并不代表,你成年之后的职业道路就能走的很平稳,也不代表日后也能进国家队。拿两年前的国青来观察,时间上还不够充分。再往前进八强的是在2014年的缅甸亚青赛上。那支国青也就出了韦世豪、高准翼两个国脚,还有像明天、张修维入选过国家队……其实,那时候中国足球青训的质量已经开始下降了。97和99两个年龄段小组都出不了线,01那届连决赛阶段都没进。之后就是国家队成绩的滑坡了。
英国的《卫报》每年都要出一份百大青年才俊的榜单。前几年的时候,中国也有球员入选。但这些球员,你未必认识——2014年的李仲一、2016年的单欢欢、2017年的王嘉豪以及2018年的陶强龙,还有个20年进入榜单的贾博琰。
也许有人要说了,没能成才和中国足球的环境有关系。对,有一定关系,但就算在五大联赛里出身的那些青年才俊,最后能大红大紫的也是少数。其实就连《卫报》自己都说了,这个项目的意义是想了解“一名天才成为一个职业球员有多困难”。毕竟在一名球星的成才道路上,影响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所以,不要把宝压在一支球队身上,容易心态失衡,不是捧杀就是棒杀。只要中国青训能够连续从亚青赛小组出线,进入八强,甚至四强,我们国家队的底子就会厚起来了。厚积薄发,那时候,参加世界杯才不是痴人说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