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高,胰岛素如何补打?三个公式教你算剂量
餐后血糖高,胰岛素如何补打?三个公式教你算剂量
在糖尿病管理中,餐后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当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时,是否需要补充胰岛素以及补充多少,是临床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餐后血糖高的处理原则、胰岛素补打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补打后的注意事项。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护士报告患者餐后血糖升高,而医生则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补充胰岛素以及补充多少。例如,当患者餐后血糖达到15mmol/L时,是否需要处理?
一、餐后血糖高,要不要补打胰岛素呢?
长期餐后高血糖会对凝血、心血管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血糖水平达不到预期,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那为何注射了胰岛素患者餐后血糖还会高呢?
这和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时机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在起始治疗后剂量调整不足有关,另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患者生活中饮食不注意,用餐配搭不合理,摄入碳水超标或食用高GI食物所致。
一般认为,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就需要多去观察;>12mmol/L时,就可以增加临时胰岛素。
二、胰岛素需要补打多少?三大公式帮你计算
首先,根据餐后高血糖的原因,我们需要了解基础胰岛素治疗的原理:
模拟生理状态→基础胰岛素(中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餐前大剂量(速效/常规胰岛素)。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基础胰岛素的起始使用剂量:胰岛素起始剂量根据体重计算,通常为0.1~0.3U/(kg·d)。HbA1c>8.0%者,可考虑按照0.2~0.3U/(kg·d)起始。
回到问题上来,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我们应该先去床边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以及上一餐进食情况(排除感染、应激等原因),再根据上述指标考虑是否追加临时胰岛素。
如果需要追加胰岛素,下面列出了3种胰岛素补打计算公式(三种公式可以任意选择):
公式1:追加胰岛素剂量(U)=需要降低的血糖值(mmol/L)/胰岛素敏感系数,胰岛素敏感系数=1500/(每日胰岛素总量*18)
公式2:也可以用下面的推荐剂量:
公式3:追加胰岛素剂量(U)=患者现在测得的血糖值(mmol/L)-11
比如文章开头这个患者餐后血糖15mmol/L,假设他目前每日胰岛素总量是18U,根据第一个公式计算:他的胰岛素敏感系数=1500/(18*18)≈4.63,需追加胰岛素剂量=15/4.63≈3.24U。最后得出,该患者可以追加3~4U胰岛素。
如果患者血糖明显升高(>25mmol/L),伴有糖尿病酮症、高渗昏迷等急危重症,则要急查电解质、渗透压、酮体、血气分析,按高血糖危象治疗原则来处理:
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滴、补钾、寻找诱因(感染)并去除,每小时监测血压直至患者意识清醒、血糖<13.9mmol/L。之后继续予皮下胰岛素治疗直至酮症酸中毒缓解。
三、补打之后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需注意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一般建议注射胰岛素后1小时复测血糖。
补打后,如果患者持续监测末梢血糖都>20mmol/L,可以用胰岛素泵降低血糖。
胰岛素注射液20IU+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泵入维持以4U/h泵入,每小时监测血糖,血糖降至14以下时停泵。
如果连续3~5天出现餐后高血糖,考虑追加餐前胰岛素用量。
补打胰岛素,建议一次加量不超过6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