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到底是怎么建立东汉的?为何他统一天下后,要继续用汉做国号
刘秀到底是怎么建立东汉的?为何他统一天下后,要继续用汉做国号
公元17年,王莽听着各地守军的来信心急如焚。因为自己搞了个“托古改制”。导致各地民变四起。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赤眉起义”。也是彻底地终结了王莽政权的一次起义。
而在这些大多是农民出身的反抗军中,有一个人叫做刘秀。
听名字就知道,这个人不一般。刘姓,这可是汉室的大姓啊。没错,刘秀就是西汉皇室的幸存者。
要说为什么曾经的皇亲国戚。能混到今天和农民起义军打成一片的吊样子。这还得怪那位篡权者,王莽。
西汉政权好像就和外戚有仇一样,从刘邦到刘婴。但凡是个汉朝皇帝都得被外戚恶心。
而王莽就是外戚的一员。也是王莽给了西汉政权最后一击。
公元九年的晚冬,天气就和汉皇刘婴的心一样寒冷。因为掌握权力的王莽把自己废了,王莽自己当了皇帝。西汉政权还是没能逃离外戚干政。
王莽建立了新朝,挺简单的名字,新的朝代。随后王莽在全国范围内改革制度。说实在的,王莽的政策在金天看来是相当先进的。
发展商业,禁止奴婢买卖。平分田地,打压地主。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就是因为这些政策太先进了,先进到汉朝的人根本接受不了。
各级官员也没法实行政策。这就导致几年内新朝内部打乱。再加上王莽穷兵黩武打匈奴,导致民不聊生。
而这也导致了绿林赤眉起义,而刘秀就从这次起义中看到了复活汉朝的机会。
由于本身就是曾经西汉的皇族,刘秀身边迅速地笼络了一批人马。
公元23年,不断发展的刘秀一伙人终于和王莽在昆阳交手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昆阳大战”。
昆阳一战中,王莽率军四十万,而刘秀只有一两万人。但刘秀军事实力强劲,用三千精锐直接把王莽的人打溃逃了。
公元23年,王莽的新朝政权再也坚持不住了。王莽被杀,刘秀推翻了新朝。
但就在刘秀准备扫清王莽剩余势力时,一个问题突然出现在了刘秀心头。
我建立的新政权,还应不应该叫汉朝?
要知道刘秀基本上时一路杀过来的,功劳苦劳不比刘邦少。为啥自己还要延续刘邦的汉朝呢?
思来想去之下,刘秀还是决定沿用汉朝这个名字。尽管自己不能成为一个新朝代的开国之君,但是能落得一个救国皇帝的名号也是不错的。
那为什么刘秀宁可当一个汉朝的皇帝也不愿意当一个新朝代的开国之君呢?
这就得说一说当时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了。
新朝末年,由于王莽的作死改革。导致老百姓很想念汉朝,这种思想蔓延的很快。导致了民间出现了人心思汉这种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刘秀只要往那一站就能拉拢起来一批人。
总有人说新朝百姓一直都是人心思汉。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如果百姓真的人心思汉的话。为什么王莽能推翻西汉,建立新朝呢?
所以人心思汉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王莽改革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上到新朝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不满意,人们只能怀念一个不那么糟糕的政权。而汉朝正好符合百姓的要求。
汉朝真的好吗?不好说。但老百姓知道汉朝肯定比新朝强点。而领导农民反抗军的刘秀十分清楚老百姓想要什么。他们想要汉朝回来,就算汉朝有再多缺点,也比新朝强。
如果刘秀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那就是和老百姓背道而驰。就算这个新朝代再怎么好,政策再怎么实用。老百姓也应该不会买账的。
而刘秀起兵的时候,打的也是西汉的旗帜。
历朝历代的起义军都得打个名号。
像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口号朗朗上口,煽动性很强。
而刘秀打出的口号是“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翻译一下,就是刘秀要复兴高祖刘邦的成绩。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反对新朝的百姓一听这个口号。就跑来加入刘秀的队伍。
就连刘秀自己都打着汉朝的旗帜,又怎么能最后建立一个别的朝代呢?
当然,也有人对刘秀的身份表示质疑。你是什么身份敢打着刘邦的旗帜。
要知道刘秀生活的南阳有数千位刘姓子孙。全国姓刘的更是有近十万人。你刘秀又算老几?
但刘秀和刘邦的关系还真不浅。准确的来说,刘秀是刘邦的第九代孙子。
要知道这皇室内也得有个尊卑。刘秀可不仅是跟刘邦沾点亲戚,这是刘邦的直系血脉。如果西汉还在的话刘秀高低也得是个天子。
所以刘秀推翻新朝之后,于情于理都不能建立一个新的朝代。要是真的没有继承汉朝,那估计就得被扣上一个数典忘祖的帽子。
就算这刘秀有着通天的功劳,这顶帽子也摘不下去。就算过了千年百年,刘秀都不能翻身。
最重要的是,起义的农民部队不止刘秀一支。如果只有刘秀一支反抗军的话,以上的原因那就都不重要了。新朝代刘秀想叫什么叫什么。
毕竟枪杆子在自己手里,谁也打不过自己。但问题就在这,有枪杆子的人太多了。
新朝末年,到处都是农民起义。从北方边境到长江黄河,从长江黄河到江浙地区。到处都是农民的反抗军,没有一千也得有八百。
而这些反抗军中更是有像铜马军,绿林军,赤眉军等大军队。与这些几百几千人的小部队不同。绿林军,赤眉军都得有数万数十万人。而且战斗力强悍。
别的反抗军得绕着新朝正规军走,他们是专找新朝正规军揍。
虽然刘秀拉拢了一支部队,但是在和绿林军,赤眉军一比还是不够看的。
更主要的是,绿林军,赤眉军等军队基本上都是支持西汉。假如刘秀不想复兴汉朝而是建立一个新朝代。
都轮不到新朝的军队来打刘秀,这些反抗军就够刘秀吃一壶了。
而绿林军更是先下手为强。拥立刘玄当了皇帝,居然提前恢复了西汉。
这个刘玄也是刘邦的孙子,是刘邦的七世孙。刘秀跟刘玄一比还是差了几个辈的。
这就是新朝末年农民起义建立的第一个政权。与其说是建立不如说是恢复了西汉。
赤眉军也不甘示弱。再入关之后效仿绿林军,拥立了刘盆子当皇帝,也是汉朝。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大型反抗军。只要是立了皇帝的反抗军基本上都管自己叫汉朝。可以见得汉朝是多得百姓民心,这些底层农民出身的反抗军得到权力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刘家人请回来建立汉朝。
甚至有的人都不是刘姓,也敢称自己的政权叫汉朝。有一个叫王昌的人也搞了一个汉朝。因为自己的金主性赵,所以他的政权叫“赵汉。”
所以刘秀不敢不恢复汉室。恢复汉朝统治就是那个时代政治正确。
但是随着刘秀击败王莽,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太多的汉朝了。
和秦末农民起义不一样。秦末的农民起义好歹有个楚王当总指挥。而这些反抗军缺乏统一的管理,各自为战。
与其说是反抗军,不如说是军阀。在王莽政权末期的时候,许多反抗军的第一目标已经不是消灭王莽,而是扩张自己的势力。
所以这些反抗军就割据一方,自立为王。
所以当刘秀收拾完王莽。回头一看,却发现一下子多了好几百,好几千个汉朝。
其实这种结果是农民起义的常态。毕竟古时候的农民见识少,得到权力想的就是怎么当皇帝。
但是全中国一下子多了好几百个汉朝还是让刘秀感觉很棘手。更棘手的是这些汉朝的统治者跟自己多少有那么点血缘关系。真论起来保不准是自己哪个哥哪个叔。
为了恢复汉朝,刘秀必须和这些亲戚兵戎相见。所以当时的中原大地上就出现了奇景。
两支军队打了起来,有人问一支部队的将领:你是代表谁的?将领回答:是代表汉朝的。那对面那支部队呢,也是代表汉朝的。
刘秀先从较大的汉朝政权下手,就是赤眉军的政权。至于绿林军的政权则早就消失了。
赤眉军也不是吃素的,在长安和刘秀展开了血战。但是刘秀不愧是皇族子弟,视野比赤眉军要宽的多。
刘秀在占领区率先恢复了汉朝制度。地主们听说了,纷纷给刘秀出人出钱。
而赤眉军的支持者却全都是农民,要钱没有只有人。于是被训练有素的刘秀军队击败。
最后赤眉军在宜阳中了刘秀的全套,全军覆没。这下刘秀最大的阻碍没有了,其他的汉朝政权要么投降要么被刘秀消灭。
整个中国在刘秀的手下完成了统一。刘秀也不负众望,恢复了汉朝制度,史称为“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