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这波学区房上涨,能把北京楼市救活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波学区房上涨,能把北京楼市救活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4A07FTR00

在北京家长心中,大学只有清华北大和其他学校,中学只有六小强和其他学校。
教育是北京的刚需,这也是北京楼市每年小阳春的根本原因。
毫不夸张的说,学区房就是引爆市场的导火索,北京楼市,过去4轮,北京每轮下跌的筑底和楼市行情的开启,都是由网红学区引领的。
最近学区房成交量又创新高。
德胜5月份成交量达到了106套,相比于4月份的59套,环比上涨了80%,6月成交量达到了142套,刷新了德胜历史。
如此火爆的成交下,德胜学区房的价格也有了小幅上涨,均价从11.3万/平米,等到6月份的11.5万元/平米。
600万现在已经买不到像样的两居了。
另外,海淀上地学区房,6月份的成交数据,也创了新高,这里参考一份麦田的成交数据,六月份成交了32套。
北京学区房实火,626又出台了降首付,降利率的新政,连续的利好会让北京房价彻底回暖吗?
相比于降首付,降利率,北京今年实行“登记入学”才是真正的大招,这也是这一波学区房迅速回暖的根本原因。
“多校划片”已经成了历史,今年小升初,都是按照房子登记入学,进入哪所小学读书,就看你把房子买哪,也就是所谓的“单校划片”。
今年赌德胜学区房的家长赢麻了,连续三年被调剂出区后,德胜四年来首次“区内可选”,今年德胜片区内的可选学校增加了两所,分别是西师附小和实验二小。
意味着购买德胜学区房的家庭,不会再被通通调剂出区了,德胜单校划片时代的逐渐回归。
另外,西城金融街学区、陶白学区、新街口学区、广外学区,相应的也增加了几所可选学校,变化不大。
海淀上地、清河、实验二小、西三旗、学院路等,几个比较知名的学区,也都没有调剂。
学位比较紧张的,翠微小学,扩班4个,1911买房后,没有调剂。
重点牛小,海淀实验没有调剂,中关村三小也没有调剂的。
关于海淀学区房需要多说几句,因为今年海淀小升初取消了点招,以往海淀牛小+鸡娃+点招的通路,被打断了,实际上这对海淀学区房是巨大的利空。
海淀牛校多,但教育资源十分不平衡,很多学区有坑校,所以今年从海淀分流到西城的家长不少,而海淀教育资源最均衡的上地学区房,成交最火。
2024年幼升小入学人数大减,学位充足,所以不用调剂了,就算有些学区学位紧张,增加可选的学校,质量也很高,还有一些重点小学,甚至扩班来增加学位,满足孩子的入学需求。
楼市下行,北京的学区房政策也越来越人性化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除了单校划片,学区房成交暴涨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房价跌了。
以德胜学区房为例,目前成交均价大约11.5~11.6万元/平米之间,同小区2021年高峰时,成交均价都在13万元/平米以上。
学区房也降出了性价比。
尤其德胜、月坛包括海淀的上地,都是均衡型,小升初没有坑校,直升校也比较优质。
买一套学区房,5、6百万,用到高中毕业,不用鸡娃,不用拼爹,就算买的房子根本不适合自住,在旁边租房也合适啊。
但是,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呢?超出家长的预期,出现大涨,你觉得这波家长还会追高吗?
北京的高考越来越卷了。
今年北京高考,600分以上的超过一万人,超过700分的,也是历史新高,我前面文章说过,这几年北京中考和高考都有降低难度的趋势。朝阳高考大爆发,超越东西城,北京教育格局变了

为的就是拉平学区差异。
于是今年许多考600多分的家长,特别焦虑,考分很高,但是高分考生太多,不见得被理想的大学录取上,跟投入的教育成本根本不成正比。
比如最近刷屏的海淀鸡娃家长,高考放榜,考了582分,这分数其实很高了,但家长觉得,跟自己的投入相比,亏大了。
小红书上很多600多分考生的家长,为孩子选学校发愁。
还有考了646想要复读的。
还真不是这些考生家长凡尔赛,在他们看来,孩子考不上北大清华这样的顶尖学府,上不了王牌专业,就是失败。
真心疼这些孩子,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越来越畸形了。
他们完全把孩子当成一个投资品,当做撬动上层资源的杠杠,但是当杠杆不好用了,当这些家长觉得投资孩子会亏本,你觉得家长们还会像以前一样疯狂追高买学区房吗?我并不看好。
所以等这一波有性价比的学区房源消化殆尽,学区房的热度很可能就此打住,更谈不上带动整个北京楼市的大车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