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马培之治疗失眠的十个经典医案
清代名医马培之治疗失眠的十个经典医案
清代名医马培之在治疗失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分析其多个医案,可以发现其在治疗失眠时善于运用古方并灵活化裁,用药平和且注重养阴,强调顾护胃气。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培之治疗失眠的十个经典医案,涵盖不同证型的辨证施治思路和用药特点。
1. 胃气不和证
某患者因泄泻后导致胃气不和,出现失眠、呕吐痰涎等症状。马培之选用《灵枢》半夏秫米汤进行治疗。此方由半夏、北秫米组成,具有补泻兼施、交通阴阳、调和营卫之功效。
2. 心脾亏虚证
某患者因忧思抑郁导致心脾亏虚,出现失眠、多思、怔忡惊悸等症状。马培之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方中以参、芪、术、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茯苓、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神,木香理气醒脾。
3. 气阴亏虚证
某患者因七情内伤、血气耗损导致气阴亏虚,出现失眠。马培之运用七福饮合半夏秫米汤治疗,方中用人参、熟地、当归、白术等药物,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阴血之功。
4. 精血亏虚证
某患者因素体精血亏虚、相火妄动导致失眠。马培之采用朱砂安神丸合半夏秫米汤治疗,以滋阴清热、镇心安神。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肾水补阴血,黄连清心除烦,朱砂纳浮游之火,半夏秫米交通阴阳安神。
5. 正虚痰扰证
某患者因思虑耗伤精血、痰火扰乱神魂导致失眠。马培之采用秘传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方中以黄芪、人参、当归等益气养血,酸枣仁、茯神、莲子养心安神,远志、粉甘草化痰宁心,茯苓、陈皮理气化湿。
病案2中,马培之采用十味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治疗产后气血交亏、心脾并损导致的失眠。方中用人参、熟地、五味子、枣仁、远志等益气养血补心安神,半夏、黄粟米和胃化痰安神,竹茹清热化痰,朱砂重镇安神。
6. 心阴亏虚证
某患者因思虑焦劳导致心火妄动、心血耗伤而失眠。马培之选用天王补心丹治疗,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肾水补阴,玄参、天冬、麦冬滋阴清虚火,当归、丹参养血活血,西洋参益气养阴,茯苓益气宁心,酸枣仁、五味子收敛心气,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桔梗载药上行。
7. 心肾不交证
某患者因肾水不足、阴不上承导致心肾不交而失眠。马培之采用六味地黄丸合半夏秫米汤治疗,以养阴安神。方中用六味地黄汤滋阴补肾,半夏、黄粟米交通阴阳安神,又能和胃助运。
8. 痰火扰心证
某患者因痰火扰心导致失眠。马培之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方中以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黄芩清心降火、化痰除烦,枳实行气消痰,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姜汁、甘草益脾和胃。
9. 虚阳上浮证
某患者因宗气不足、肾阴肾阳皆亏导致虚阳上浮而失眠。马培之仿“金匮肾气丸”之意,阴阳气血并补,以固肾元、纳浮阳。方中用菟丝子、益智仁、沙苑子温阳补肾,党参补中益气,生地、淮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补肾养阴,当归、白芍、酸枣仁养血安神。
10. 阴火上升证
某患者因心脾肝肾亏虚导致阴火上升而失眠。马培之采用北沙参、淮山药、当归、茯神、龙齿、白芍、生地、黑料豆、女贞子、红枣、潼沙苑、合欢皮等药物,以养心脾、柔肝肾、补气血。
通过以上医案分析,可以看出马培之治疗失眠的特点:
- 善用古方,灵活化裁;
- 用药平和,善于养阴,常用西洋参代替人参以防温燥;
- 认为失眠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实证较少;
- 强调七情内伤不仅影响气机,更重在损耗气血阴精;
- 注重顾护胃气,防止滋腻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