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佟国维此前一直支持八阿哥胤禩,为何之后却背叛了他?
雍正王朝:佟国维此前一直支持八阿哥胤禩,为何之后却背叛了他?
《雍正王朝》中,佟国维配合康熙,在“百官举荐新太子”的时候上演了一出“双簧”大戏,狠狠的“坑”了八阿哥胤禩一把,这让整个“八爷党”的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的同时,更使得胤禩遭到了康熙深深的厌恶,从而失去了继位资格。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评价佟国维说他支持胤禩仅仅是从他个人以及自身家族利益的角度出发,绝非真心和心甘情愿的。
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是,佟国维支持八阿哥胤禩,并且串联百官扶保其成为新太子,虽然有着其对于整个佟佳氏家族利益的考量,但这确实是出自他的内心真心想法,而这样的设定不仅符合历史史实,更是佟国维超高政治手腕的展现。
正史中的佟国维,便是胤禩的坚定支持者。康熙十四年(1675年),刚满周岁的胤礽便被康熙册封为了皇太子,并且受到了康熙的悉心培养与照顾,然而,胤礽的表现却是令人极度的失望。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贪婪无度,甚至还主动向朝臣进行索贿;而另一方面,则是他嚣张跋扈,仗着自己的皇太极身份欺压其他皇子与朝臣,甚至常有僭越之举,直接挑战了康熙的皇权威严。就这样,朝堂上对于胤礽的不满与抵触之声开始愈演愈烈,其中佟国维便是胤礽最为重要的反对者之一。
当然,佟国维反感胤礽,除了胤礽糟糕的表现外,更在于他与支持胤礽的索额图之间,有着很深的积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佟国维的大哥佟国纲壮烈殉国,佟国维认为,佟国纲的战死与索额图知情不报与救援不力密切相关,其目的便在于“借刀杀人”、排除异己,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佟国维对于索额图产生了极大的仇视态度,同时也就此“恨屋及乌”,对于胤礽极为不满。
再加上胤礽对于自己的父亲康熙的这位亲舅舅兼老丈人也十分不尊重,甚至多次直接当面顶撞,这更加引发了佟国维对其的厌恶,所以佟国维不管支持哪位皇子,都不会选择支持胤礽。
而佟国维在这个时候选择支持八阿哥胤禩,更多的还是“于公”的考量。胤禩虽然出身卑贱,但其性格宽仁,待人和善,这一点与胤礽的飞扬跋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禩的能力也的确是非常的出众,他总能将康熙安排的各项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做出的成绩也令人信服,这一点就连日后坐上皇位的雍正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
事实上,不仅仅是佟国维,包括“满洲首席大学士”马齐、户部尚书王鸿绪等人,都是因为钦佩胤禩的学识与办事能力,才选择对其进行扶保和支持的。
当然,佟国维对于胤禩能力的认可,在《雍正王朝》中也是有着体现的。上书房的大臣们接到雍正在江南筹款赈灾时,大肆弹劾地方官员的奏章时,佟国维就表示“要是八阿哥就不会这么做”,意在说明胤禩比雍正更懂得办事的方法,同时也更加会考虑各方面的复杂关系,因而在他看来,胤禩的能力还是强过雍正的。
所以,剧中佟国维支持胤禩,确实是出自于他的真心,并不是单纯的政治投机。
只有佟国维去烧“热灶”,才能使佟佳氏家族的利益最大化。佟国维对隆科多制定的策略是,佟国维去烧八阿哥胤禩的“热灶”,隆科多则是烧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冷灶”,至于太子胤礽嘛,前文中也说了,佟国维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是永远不会选择支持他的。
对于这样的安排,隆科多起初十分不理解,然而佟国维却对他说“热灶烧不好更容易引火上身”。这并不是佟国维的危言耸听,而由他去“烧热灶”才能将风险变得最小,家族利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此时的“八爷党”,势力太过于庞大了,除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等一众康熙皇子都是八阿哥胤禩的铁杆支持者外,还有许多在朝中权势地位极为显赫的朝臣,和这些人相比,以隆科多过往的经历和现在的地位,必然会显的微不足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让隆科多去烧“八爷党”的“热灶”,全力支持胤禩的话,结果也只能有两个。其一,八阿哥胤禩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进而成为了新太子,但是隆科多却因为并非是“八爷党”的核心骨干,很难收获到丰厚的政治利益,这样一来便是空欢喜一场。其二,胤禩非但没有成功,反而迁怒于康熙,那么隆科多因为他在“八爷党”内的边缘身份,很有可能会被“弃车保帅”,结果也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而如果让佟国维去烧这个“热灶”,结局则完全会不一样,毕竟佟国维是上书房的首辅大臣,地位太重要了,“八爷党”只会对他又拉又保,绝对不会有半点想要舍弃的意思。这样一来,胤禩成功则佟国维继续飞黄腾达,而他也可以到时候再拉隆科多一把,胤禩失败佟国维也能全身而退,即便是康熙对他有所不满,但是烧“冷灶”的隆科多则完全可以填补他的空白,继续保全佟佳氏家族的利益。
当然,如果让佟国维去烧“冷灶”,也是极为不合适的,或者说是风险太大了。佟国维作为上书房的首辅大臣,目标太过于明显了,而佟国维也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观点问题,站在其他皇子与朝臣的对立面上,这样的“树敌”行为,深通为官之道的佟国维是断然不会做的。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雍正这面是一直要做“孤臣”,即便是佟国维主动示好,选择对其进行扶保与支持,雍正也未必真的会买账。但是一旦雍正没有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将面对的是整个“八爷党”集团的疯狂的报复,这样整个佟佳氏家族必然将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由此可见,佟国维支持八阿哥胤禩,一方面是出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出于他对胤禩的欣赏与认同,另一方面,则是他站在整个佟佳氏家族利益角度上的综合考量,于是才会提出由他去烧“热灶”,而让隆科多去烧“冷灶”,而不管谁是新太子或者说谁是未来的新君,佟佳氏家族依然可以屹立于朝堂之上。
“反水”胤禩,可见佟国维是将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或许这个时候有人会问,既然佟国维是真心的支持八阿哥胤禩,并且也一直在烧着这个“热灶”,为何佟国维还会与康熙合演一出“双簧”,来坑胤禩呢?答案就是,佟国维始终是将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在什么情况下,佟佳氏家族的长盛不衰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实《雍正王朝》的电视剧较之刘和平老师的原著,省略了佟国维很重要的一段话:“世事难明呐!咱们佟家今后的气运全压在新太子的身上了。看起来八爷的希望最大,但我又隐隐约约觉得四爷的希望更大,可是坐在我这个位置没有办法左右逢源,我必须倒在一边!错了,对我个人来说无关紧要,可对于咱们佟氏家族就可能一蹶不振!因此,这副担子只有我们叔侄俩共同来挑了。”
这便是佟国维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同时也是他所有决策的根本出发点。于是,当佟国维在康熙安排的“家宴”上,听到康熙主动提出要让他选择佟佳氏家族的后辈出来担任要职,特别是他听到康熙要让隆科多担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的时候,他便明白了一切,更是知道了自己支持的八阿哥胤禩并不是康熙最终的选择。
而此时的康熙,也已经对于佟国维暗中串联官员的行为有所不满,但是又念及与佟国维的特殊关系,不好当面驳斥,更不希望自己的这个母家势力就此倒台。然而,佟国维陷在其中已经太深了,是彻底的无法抽身其中,所以康熙才会让佟国维退休,隆科多上位,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佟国维继续配合着自己把这场“双簧”大戏演下去,如此一来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佟国维,同时也不被外人所察觉。
虽然自己要被迫离开朝堂,但是考虑到整个佟佳氏家族的权力中心和在朝堂上的利益代言人也就此实现了转移,佟国维也欣然接受的康熙的想法。就这样,八阿哥胤禩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始终支持自己的佟国维给狠狠的“坑”了一把,甚至于在最后时刻还在为佟国维进行辩解。
其实,不管是佟国维支持胤禩,还是胤禩希望保全佟国维的名誉,他们都是真心的。只不过,佟国维只要继续按照他的真心想法来做,就是对于康熙最大的帮助,而胤禩则是因为继续相信佟国维的这份真心,全然忽视佟国维已经为他的家族利益做好的牺牲的准备,使得胤禩成为了最终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