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公司依据规章制度辞退员工,这些法律风险HR必须警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公司依据规章制度辞退员工,这些法律风险HR必须警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89224.html

一、为什么“制度合法”不等于“辞退合法”?

企业依据内部规章制度辞退员工,看似有章可循,但司法实践中仍有超过30%的劳动争议案件因“程序瑕疵”或“证据不足”导致企业败诉(数据来源:2023年《中国劳动争议白皮书》)。究其根本,HR在操作时往往忽略以下法律边界:

1. 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审查

  • 制度制定程序是否合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制度(如考勤、奖惩)必须经过民主程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并公示。
  • 制度内容是否与法律冲突:例如,某企业规定“迟到3次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明确“严重违反规章制度”需结合行为性质、后果综合判定,简单量化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案例警示:某科技公司以“未完成KPI”为由辞退销售员工,但因制度未明确“未达标的界定标准及整改流程”,法院判决公司赔偿双倍经济补偿金。

2. 辞退程序的正当性要求

  • 证据链必须完整:企业需证明员工行为与制度条款的对应关系,且保留书面记录(如违纪通知书、沟通记录、考勤数据)。
  • 履行告知义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前应事先通知工会(如有),否则可能被判定违法解除。

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利唐i人事系统,HR可实时记录员工违纪行为并关联制度条款,系统自动生成事件时间轴,确保证据链完整可追溯。

二、HR常见的3大操作误区与避坑指南

1. 误区:制度公示即视为员工知晓

  • 问题:仅将制度上传至内部OA或张贴公告栏,无法证明员工已阅读并理解。
  • 对策:采用数字化签收功能,员工登录利唐i人事系统后需点击确认“已阅读并同意”,系统自动保存电子记录,规避举证风险。

2. 误区:以“严重违纪”为由直接解除合同

  • 问题:未区分“一般违纪”与“严重违纪”,或未给予员工申诉机会。
  • 对策:通过系统预设“违纪分级处理流程”,例如首次警告自动触发整改通知,累计三次升级为严重违纪,确保程序合规。

3. 误区:忽视经济补偿金计算规则

  • 问题: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2N),但部分HR误按合法解除标准(N或N+1)操作。
  • 对策:利唐i人事系统内置补偿金计算器,根据离职原因、工龄、地区社平工资自动生成金额,避免人为失误。

三、数字化工具如何赋能合规管理

1. 制度线上化:从“静态文本”到“动态管控”

  • 智能关联:将制度条款拆解为可执行规则,例如考勤异常自动触发预警,减少人为干预。
  • 版本管理:系统记录制度修订历史,确保HR和员工始终执行最新版本。

2. 流程自动化:规避“人为疏忽”风险

  • 关键节点提醒:例如合同到期前30天、试用期考核截止前7天自动推送待办任务。
  • 操作留痕:所有审批记录、沟通日志加密存储,满足劳动争议举证要求。

3. 数据资产化:构建合规“防火墙”

  • 员工行为画像:整合考勤、绩效、奖惩数据,为“不胜任工作”“严重失职”等认定提供客观依据。
  • 风险预警模型:基于历史劳动争议数据训练AI模型,识别高风险操作(如频繁修改考核标准)并提前预警。

四、给HR的3条实务建议

  1. 定期审查制度有效性
  • 每年至少一次制度合法性审查,重点关注行业新规(如灵活用工、个人信息保护)。
  • 通过利唐i人事系统“制度健康度检测”功能,一键生成合规评分报告。
  1. 强化HR法律与数字化双技能
  • 参与“劳动法+数字化工具”复合型培训,掌握证据固化、数据分析等实战能力。
  1. 建立“预防-响应-复盘”闭环机制
  • 预防阶段:利用系统预设风险阈值(如离职率异常波动)。
  • 响应阶段:通过标准化话术库快速应对员工质疑。
  • 复盘阶段:分析争议案例,优化制度与流程设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