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经成了上海游客的后花园?
日本,已经成了上海游客的后花园?
日本已经成为上海游客的后花园?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9月中国赴日游客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其中,江浙沪地区赴日旅游的快速恢复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将从地理位置、文化和经济条件等多维度,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中国人赴日人数恢复将近9成
签证数据:市场复苏的晴雨表
签证数据是观察旅游市场的重要窗口。2024年6月,中国赴日游客(不含港澳台)每日平均突破2万人,并连续保持了四个月的规模。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的赴日游客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作为中国最近的出国目的地之一,赴日旅游的进展引领着中国出境游行业的恢复。
地理位置:长三角的区位优势
江浙沪地区赴日旅游的快速恢复,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因素。首先是地理位置。上海飞日本的距离远比飞中国西部城市要近。例如,上海飞日本最西端的福冈、鹿儿岛仅需900公里,比飞广州、深圳还要近;飞大阪1300公里;飞东京1800公里,与飞成都、兰州相近。
这种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无法复制的。以东南亚国家为例,同样距离只能从香港、广州飞到河内、宿雾或曼谷、金边和胡志明市。但东南亚的旅游资源无法与日本相比,特别是在文化和动漫文化方面。
文化与经济:双重驱动
文化和旅游始终是不分家的。日本在文化和动漫文化方面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这是东南亚国家难以比拟的。此外,江浙沪地区的人均GDP已逐渐超过日本大部分地区(除首都东京外),为赴日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
签证政策:精准施策
日本针对江浙沪地区的签证政策也颇具特色。例如,冲绳、东北三县的限定签证政策,以及对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学生的优惠政策,都是精准施策的体现。这种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签证政策,值得中国在发展入境旅游时借鉴。
结语
日本通过多次签证、地域特殊政策和人群特殊政策,构建了现代入境旅游签证政策体系。这种针对特定地方和群体的优惠政策,是中国发展入境旅游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在旅游领域,"统战"与"被统战"都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旅游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