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预防8式:从症状识别到专业护理的全面指南
糖尿病足预防8式:从症状识别到专业护理的全面指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需要截肢。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足的症状、分级、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并推荐一些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产品。
糖尿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一会患上糖尿病足(俗称为“糖尿脚”)。患者初期会感到腿脚冰冷、麻木等,腿部随后若出现溃烂,病情迅速恶化,其伤口患者的5年存活率,甚至比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还要低!糖尿病患者要告别“烂脚”,最重要是控制血糖和做好糖尿病足部护理。
糖尿病足是什么?
出现糖尿病足的原因在于病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引致神经系统代谢物积聚,逐渐伤害神经线及血管。病人下肢的血液循环因此减慢,令足部神经更易发生病变,致使患者伤口没有痛感。伤口处理若不及时,足部可能会出现感染而溃烂,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保命。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
如果你发现脚部冰冷、手足指出现麻痹或针刺感觉、有伤口但不觉痛、腿部色泽变异、足部变形、下肢肌肉疼痛,或走路容易累等情况,都必需提高警觉,因为这些都是糖尿病足症状!
加重糖尿病足的因素
如果患者体重大、高血压、高血脂、缺少运动,血糖控制不良或抽烟,都会使糖尿病足愈来愈严重。
糖尿病足伤口分级
根据伤口的深度与组织坏死的范围,糖尿病足可分0-5级:
- 0级糖尿病足伤口:皮肤目前无溃疡,有发生溃疡的高危因素,如患者局部皮肤浮肿、足部出现麻痹、感觉迟钝或感到疼痛,但皮肤无溃疡。
- 1级糖尿病足伤口:皮肤表面或皮下组织溃疡,足部受力点,如足底及足背出现水泡、血泡或鸡眼等症,同时足部出现表层溃疡,但临床上无感染。
- 2级糖尿病足伤口:较深溃疡,已侵入韧带、肌腱、关节滑液囊或筋膜,足部出现反复感染,形成组织发炎,如不及及时控制,感染会沿患者肌间蔓延,加重伤口感染。
- 3级糖尿病足伤口:深层溃疡,伴有骨髓炎及脓肿,足肌腱韧带组织已发生破溃,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不过骨质破坏还不是很明显。
- 4级糖尿病足伤口:局部性坏疽,骨质和骨关节因感染受到严重破坏,出现骨髓炎或生成假关节,趾、足跟或前足背出现坏疽。
- 5级糖尿病足伤口:全足坏疽,脚大部分或全部受到感染及缺血,皮肤颜色变黑,可能会波及踝关节和小腿,只能截肢防止坏疽扩散。
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
一般糖尿病足伤口,即1级糖尿病足,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并用药膏或保湿性敷料保护伤口。注意双氧水、酒精、碘酒对于伤口的刺激性太大,应尽量避免使用。
当伤口受感染时,医生会在溃疡深层组织采样,进行细菌培养,以选择抗生素。只要患者妥善护理伤口和控制血糖,很多感染都能受控。不过感染阶段,血糖一般难以稳定,此时可以加上胰岛素,待感染受控,才改回口服降血糖药。如果胰岛功能衰退,便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若感染已深入骨头,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手术,移除坏死组织,避免伤口恶化。同时,糖尿病也可能造成血管病变,形成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此时患者便需要做血管整形术以改善血液循环,不然伤口缺血便难以疗愈。
糖尿病足癒合时间视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伤口大小、位置、足部承受的壓力、腫脹情況、血液循環、血糖指數、傷口護理是否妥當及使用之敷料是否適合來決定,通常需要數星期至數月才能完全癒合。患者需要每天清洗並包紮傷口,如有需要,可聘請專業傷口護士照料傷口,加快康復進度,盡早回復日常生活。
糖尿病足预防8式
- 控制血糖水平:通过药物、饮食、运动三方面将血糖控制至理想水平。
- 减少足部受压:选择透气又合穿的鞋子或足部辅助工具,避免赤脚走路。
- 检查双足:每日查看足部是否有伤口、瘀伤、水泡或红肿等症。
- 用温水及肥皂清洗足部:洗脚前用手感受水温,避免水温过高烫伤双脚。洗擦时,小心轻抹脚部,特别是趾缝间的位置。注意避免长时间泡脚。
- 保持足部干爽:如有需要,可涂上润肤液,但避免在趾缝间使用,因为会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
- 保持足部温暖:但不要敷用热垫或热水袋。
- 定时修剪脚甲:避免脚甲过长。另外,修剪时应向横剪,以减少两旁角位直剪时剪伤皮肤的机会。
- 切勿自行用剪刀去除硬皮、嵌甲、老茧和鸡眼。
预防糖尿病足专用产品
坊间有不少可用來预防或舒缓糖尿病足情况的产品,有需要人士可自行斟酌购买。
- 足部指压清洁垫:清洁垫比一般布毛有更好清洁效果,而底部有吸盘,不会滑动,使用者可放心在湿滑的洗手间上使用。使用时,只需把双脚放在垫上磨擦,加上沐浴露,便可清洁脚部污垢。
- 剪脚甲钳:剪脚甲钳能以较安全的方式剪去较厚的脚甲,减少剪伤皮肤的机会。
- 糖尿病足专用压力袜:压力袜能改善双脚血液循环、减少脚痛及肿胀,但糖尿病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 铜纤袜:如果双脚受真菌感染,用铜纤製做的襪子,可以幫助殺死真菌,並去除腳臭。
- 糖尿病足特製鞋:糖尿病足专用鞋能减少患者双脚压力或损伤,保护脚部健康。
- 减压鞋垫:减压鞋垫有助缓解足部的疼痛及分散足部压力,建议糖尿病患者可选择较柔软的鞋垫,如棉质、羊毛垫等材质,并在每3-6个月更换鞋垫,避免鞋垫压得过实。
总结
假如糖尿病足处理不当,导致糖尿病足溃疡,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影响日常生活。而截肢后的存活率更低於癌症第三期的存活率,所以在伤口恶化前的照顾更為重要。然而香港人生活繁忙,未必能時刻關注病人的傷口情況,建議尋求私營機構協助照顧及處理傷口,讓糖尿病友告別「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