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唐寅《桃花庵歌》赏析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唐寅《桃花庵歌》赏析
在苏州古城的桃花坞,有一位明代才子,以桃花为邻,以诗酒为伴,吟唱出一首流传千古的《桃花庵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寅的内心世界,探索那片桃花盛开之地的隐逸与自在。
诗作原文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风流,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赏析
读唐寅的《桃花庵歌》,仿佛能穿越时空,步入那方桃花盛开的小世界。在这里,唐寅自诩“桃花仙人”,在花间种桃、摘花换酒,日子在花开花落、酒醒酒醉间悠悠度过。他以一种看似逍遥实则深邃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唐寅通过对比“花酒”与“车马”,将贫贱之乐与富贵之劳鲜明对照,展示了对自由与精神愉悦的追求远胜于物质享受的人生哲学。
写作背景
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一生经历了从科场失意到归隐田园的巨大转折。《桃花庵歌》即作于他晚年退居苏州桃花坞期间,反映了他历经沧桑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定位。桃花庵不仅是他的避世之所,更是他精神世界的写照,诗中的每一句都是对现实不满与理想追求的抒发。
后代点评
清代·袁枚曾赞曰: “唐解元诗,直抒胸臆,不拘格套,读之觉有一种真气扑人眉宇。”袁枚高度评价了唐寅诗歌的真诚与不拘一格,认为其作品富有感染力,能够直接触动人心。
近现代·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虽未直接提及《桃花庵歌》,但他对唐寅的评价:“才情既富,未能超脱。”王国维的评论侧面反映出唐寅作品中才华横溢与超然物外并存的特点。
练习题
选择题
唐寅在《桃花庵歌》中表达的主要生活态度是什么?
A. 追求功名利禄
B. 崇尚自然,归隐田园
C. 沉迷酒色,及时行乐
正确答案:B
解析:唐寅通过“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等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名利的摒弃,选项B最能体现其生活态度。
解析题
分析《桃花庵歌》中“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这句诗的深层含义,并结合唐寅的生平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
深层含义:这句诗通过比喻,将富贵与贫贱之间的差异比作平地与天空的距离,形象地说明了二者之间难以逾越的社会地位差距。同时,它也暗含了一种价值观的对比,即物质财富的高低与精神境界的高下并不等同,唐寅更倾向于后者。
生平经历联系:唐寅早年科举受挫,后又因官场黑暗而心灰意冷,最终选择归隐桃花庵。这样的生活转变,使得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对于“富贵”与“贫贱”的看法,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肯定,体现了他对个人精神自由的极度珍视。
《桃花庵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一幅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生动画卷,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也能找到一片心灵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