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股市涨跌背后的底层逻辑:筹码换手率与流通性
楼市股市涨跌背后的底层逻辑:筹码换手率与流通性
假设给你1个亿现金,让你维持所在小区的房价一年不跌,你觉得你能做到吗?
其实这个问题里面,就蕴含了一个楼市股市涨跌的底层逻辑——房价和股市涨跌背后的那只 “手” 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问你,今年在这个经济刺激的基调下,股市跟楼市谁会率先反弹?钱会流向哪里?
看懂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你就能发现很多新的视角与思路。
咱再回到开头的问题,假设给你1个亿现金,让你维持所在小区的房价一年不跌,你觉得能做到吗?
这个小区总共有1000套房,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总市值差不多50个亿,平均每套房价500万。
接下来要用你这1个亿,来维持住该小区的房价不许跌。
这听起来似乎不难,毕竟1个亿也不是小数目,可事情真会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吗?
一开始,有10个卖家因为各种原因急着卖房,他们把价格降到了450万。
这时候,为了不让房价下跌,你就得站出来,按照500万的价格把这10套房接盘下来。这一轮操作下来,你的1个亿现金就只剩下5000万了。
但这还没完,没过多长时间,又有10个卖家也跟着降价抛售,市场上的实际成交价已经普遍降到了450万。
没办法,你为了完成任务,又得硬着头皮按500万的价格接盘。
这下可好,两轮过去,你的1亿现金就全部花光了,可房价呢,还是没稳住,依旧有下跌的趋势。
为什么有1亿现金,都稳不住区区1000套房的小区房价呢?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底层逻辑,房价的涨跌和股市的起伏,都有着相似的逻辑,就是筹码的换手率和流通性。
我们再回到开头这个例子,在这个小区里,如果只是偶尔有几个卖家因为个人情况低价抛售,其实并不可怕,市场完全有能力消化。
但如果出现大批量的卖家低价挂卖,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这里面的核心问题就是抛压过重。
无论你多么努力地去接盘,房价还是会因为大量卖家的抛售压力而下跌。
这也反映出来了市场供需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信心崩塌。
房地产市场本来就是个很复杂的供需系统,当大量卖家集中涌现,背后可能是经济形势的下行压力导致部分业主资金链断裂,或是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前景的悲观预期促使其提前套现离场。
而这个时候,市场上的购房者因为经济不稳定、工作不好找,或者觉得房价还会继续跌,都不敢买房,都在观望,所以成交量也不高。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那就是二手房挂牌数量。
当卖方的抛压远远大于买方的购买意愿时,就说明市场情绪已经从乐观变成悲观了,房价就很难有回升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外部资金介入,也只是螳臂当车,因为它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市场参与者的整体预期和行为模式,无法重塑供需平衡,房价下跌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股市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就拿A股来说,之前在2700点低迷期的时候,市场上冷冷清清的,每天的成交量也就四五千亿。当时整个 A 股在低位的时候市值有 70 万亿,日换手率连 1% 都不到,很多股票都无人问津。
而到了2024年9月底那段疯狂上涨的时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成交量大幅放大,大家都在疯狂地买卖股票,市值也涨到了 100 万亿,每天的成交量差不多有 2 万亿。
所以,当你明白了成交量和换手率这个底层逻辑,再去看房价和股市,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也能更好地判断未来的涨跌趋势,做好自己的财富规划。
在股市里,市值和成交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日换手率高的时候,说明股票的流通性好,资金能够快速地进出市场,这就使得股价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
这是因为在高换手率环境下,投资者的买卖决策更加频繁,市场信息能够更高效地融入股价之中,形成一种价格发现机制。
当市场乐观情绪蔓延,资金大量涌入,成交量放大,推动股价上升,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在市场悲观时,资金撤离,成交量萎缩,股价随之下跌。这种流动性驱动的价格波动特性,使得股市在短期内能够呈现出较为剧烈的涨跌变化。
相比之下,房市则大不相同。
就拿我们这个小区来说,房子的年换手率非常低,可能一年也就几套房子在交易。
这就意味着,如果要想改变整个小区的房价走势,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置换筹码,也就是让更多的房子易主。
所以,在房市中,只要有少量卖家集体低价抛售,就很可能导致当地的房价大幅缩水,因为市场的承接能力相对较弱。
股市和房市的市场特性差别这么大,这也决定了我们在资产配置上得有不同的策略。
股市的特点是高波动、高流通性,而且周期相对较短。
大家看看 A 股的历史就知道,大概3年左右就会有一次牛熊转换。
比如说2015年的大牛市,股价疯狂上涨,随后又进入熊市;
2019年市场又开始回暖;
2020 - 2021年又是一波不错的行情;
到了2024年,市场又有了新的变化。
在股市里,由于流通性好,投资者可以比较灵活地进行高抛低吸,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布局,等市场上涨的时候获利了结。
而房市呢,周期就长得多,换手率也低。
回顾过去的十几年,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房价大幅下降;
2009年国家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房价又开始上涨;
紧接着2014年萎靡了一年,
2015年的棚改货币化政策又让房价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一路涨到了2021年,
接着开始了本轮至今为止的房价回调。
这一个个周期都持续了好几年,而且一旦房价进入下跌通道,想要回升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这背后是房地产市场的固有属性所致。
房屋作为一种大额、耐用且具有居住功能的资产,其交易决策过程复杂,涉及众多因素,如家庭状况、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流动等,使得调整周期相对较长。
所以啊,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在资产配置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股市和房市的这些特点。
资本市场低迷时可以考虑布局股市,通过高抛低吸获得收益;而对于房市,则不能被短期的房价波动所左右,需要更大的耐心去等待房价调整周期。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迷雾中,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
有时候,我们会被短期的涨跌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决策。但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在市场迷雾中保持长远的眼光,才能走的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