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每天对着屏幕时间 不宜超过1小时
学龄前儿童每天对着屏幕时间 不宜超过1小时
儿童屏幕内容尽量选择带有教育互动属性的视频节目(CFP 图)
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在孩子哭闹、吃饭时,常常将电子产品作为“哄娃神器”,以此减少自身带娃的麻烦,儿童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对此,世卫组织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屏幕暴露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屏幕暴露,指一系列基于屏幕的活动,包括: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看平板电脑、上网及使用智能手机等。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儿童屏幕暴露问题不断增加,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屏幕暴露时间过长问题。
过早、过度的屏幕暴露对儿童造成的危害包括:肥胖、糖尿病、视力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心理行为异常、影响早期认知和语言发展等。
减少“屏幕暴露”对孩子的影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对此,福建疾控中心建议:
- 分龄限制屏幕暴露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儿童屏幕暴露时间的指南指出,不建议2岁以下儿童接触各种屏幕,2—5岁儿童每日屏幕暴露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我国《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指出: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家长制定屏幕使用规则
家长应成为儿童屏幕使用的指导者并且严格把关屏幕暴露时长,在孩子睡眠前、进餐、亲子游戏时间禁止使用屏幕,可以用播放音乐或讲故事的方式代替。加强亲子交流与互动
引导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在孩子需要陪伴时多进行一些亲子阅读和玩耍的活动,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选择儿童喜爱的互动性游戏和活动,如捉迷藏、过家家等。孩子在做事的时候,避免把电视开着当作背景。避免在儿童卧室放置电视。减少家长的屏幕暴露时间
婴幼儿处于模仿、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建立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控制儿童屏幕暴露时间的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在儿童面前使用电子产品。选择高质量的屏幕暴露内容
有研究表明,在屏幕暴露时间相同情况下,相较于观看教育类节目,儿童观看娱乐类节目、非儿童类节目心理健康风险更大。儿童屏幕内容应当选择高质量的节目,尽量选择带有教育互动属性的视频节目。
本文原文来自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