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军团:一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他带几百人杀出重围,后做大将
红十军团:一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他带几百人杀出重围,后做大将
红十军团是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其在1934年反围剿战斗中的壮举和悲壮结局,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本文将为您讲述这支传奇部队的历史及其主要领导人粟裕的英勇事迹。
红十军团的结局堪称无比悲壮,主要领导及一万多将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只有一人(参谋长)例外,带着几百人杀出了重围。
红十军团的前身是由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合并而成的,原红七军团的主要领导是军团长寻淮洲,参谋长粟裕。红十军的主要领导是方志敏和刘畴西等。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形势对红军十分不利,为了打开局面,红军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深入敌后建立新苏区。
红军当时这样做的理由有两个:第一,让红七军团插入敌人后方,有效的牵制敌人,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打开局面。第二,希望红七军团能够开拓新局面,建立新苏区。
所以,红七军团的行动实际上是投石问路,中央对红七军团寄予厚望。
1934年7月,红七军团4000多人风尘仆仆的从福建连城赶往瑞金,经过短暂的休整,补充2000多新兵之后于7月7日正式出发,所有人都希望这支奇兵能够带来奇效。
然而,8月9日,红七军团攻打福州失利,损失惨重。国民党一下回过神来,看出了红军的意图,将大量兵力调回重新围堵中央苏区。
红七军团一路拼杀,损失重大,终于到达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汇合。于是中央决定由红七军团和红十军组成红十军团,由刘畴西任军团长,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粟裕担任军团参谋长,寻淮洲担任十九师师长……红十军团正式诞生了。
红十军团成立后,一万多将士继续从赣东北苏区出发,北上抗日。此举引起了敌人的巨大恐慌,立即调集重兵围堵。
1934年10月,红十军团被国民党王耀武部重兵围困在赣东北怀玉山一带,敌人派出绝对优势兵力采用穿插分割的战术将红十军团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当时正值寒冬,红十军团缺衣少食,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
十九师师长(原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壮烈牺牲,年仅22岁;军团长刘畴西被捕,受尽严刑拷打,半年后壮烈牺牲;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被围困在山中几个月,后来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试图劝降方志敏,遭到严词拒绝,1935年8月,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
红十军团从上到下一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唯独只有一人例外,他就是军团参谋长粟裕。他带领400多人杀出重围,转战闽浙边区,坚持了3年无比艰辛的游击战。
直到1937年,南方各省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而当初红十军团保留的火种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参加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粟裕被授予大将,而且是十大大将之首,让人敬佩不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