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这是过敏,但大概率是错了
很多人以为这是过敏,但大概率是错了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很多人误以为它就是过敏反应,因此在孩子出现荨麻疹时,常常会采取各种忌口措施。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荨麻疹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案以及何时需要就医,帮助您正确认识和应对这种常见皮肤病。
一、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就是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样皮疹,压之褪色,一般都会伴有明显瘙痒。
而且,这些风团具有“一过性”“游走性”的特点,可能今天出现在这些部位,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然后消失,明天又出现在另一些部位。
荨麻疹有很多种,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荨麻疹(病程≤6周)和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按有无明确诱发因素可分为自发性荨麻疹和诱导性荨麻疹,后者还可分为物理性荨麻疹、非物理性荨麻疹。
本文主要写的是急性荨麻疹(如无特指,下文中的“荨麻疹”均为“急性荨麻疹”的简称)。
二、急性荨麻疹是因为过敏吗?
不一定,大多不是。
荨麻疹的病因或诱因很多,各种各样都有,除了过敏,还有感染、昆虫蜇伤、物理因素(如摩擦、压力、温度等)、劳累或精神紧张、自身免疫反应等。
很多人以为荨麻疹就意味着过敏,但其实不然,过敏并不是荨麻疹最主要的病因,更不是唯一原因。儿童荨麻疹最常见的病因,其实是感染,有研究表明:在儿科病例里面,80%以上的急性荨麻疹病例都与感染有关。
而且,也不全都是在感染期间出现,也可能是在感染后几天、甚至几周后才出现。
所以,不要一看到孩子长荨麻疹就说是过敏,然后就让孩子各种忌口,这是不对的,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问一下孩子最近、或前阵子有没有感冒生病之类的。
三、急性荨麻疹要做检查吗?
一般不需要。
如果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都没有特殊,不存在基础疾病或荨麻疹性血管炎等特殊情况,那么检查是没必要做的。
而如果合并有基础病或血管炎,或是伴随有腹痛腹泻、胸闷气促、休克等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症状,那可以酌情做一些检查,比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尿淀粉酶、D⁃二聚体等。
至于过敏原检查,如果临床病史确实显示是在特定诱发因素暴露后不久(常为1-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提示可能存在过敏,那可以做相应的过敏原IgE抗体检测;否则一般也没必要特地去查。
更多关于过敏原检查的科普内容,可以看这篇:儿科最常见的过度诊断之一,是因为这两个检查
四、急性荨麻疹要用什么药?
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
不推荐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酮替芬等,因为其副作用(如镇静)风险较大。
其中,西替利嗪的用量:
- ≥12岁及成人:每次10mg,每天1次;
- 6-11岁:一般是每次5mg,严重时可加量至每次10mg,也是每天1次;
- 2-5岁:每次5mg,每天1次;
- 6月龄至2岁:每次2.5mg,每天1次,≥1岁严重时可加量增至每天2.5mg、每天2次。
氯雷他定的用量:
- ≥6岁:每次10mg,每天1次;成人可按需最多增至每次10mg、每天2次;
- 2-5岁:每天5mg,每天1次。
地氯雷他定的用量:
- ≥12岁及成人:每次5mg,每天1次;成人可按需最多增至每次5mg、每天2次;
- 6-11岁:每次2.5mg,每天1次;
- 1-5岁:每次1.25mg,每天1次;
- 6月龄至1岁:每次1mg,每天1次。
如果症状严重,比如伴有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消化、呼吸系统症状时,可选择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推荐泼尼松,用量每天0.5~1mg/kg(儿童最高日剂量为60mg),经5-7日逐渐减量至停药。
更甚者,比如急性荨麻疹伴休克、或严重荨麻疹伴喉头血管性水肿患者,可参考严重过敏反应,根据症状使用肾上腺素等进行救治,但这个肯定就是得在医院急诊甚至ICU处理了。
五、急性荨麻疹可以自愈吗?
荨麻疹一般都是自限性的,可以自愈。
但可以自愈不代表不需要用药。用药的意义,主要是为了缓解瘙痒等不适,另外在有合并症时,也得及时用药以解除危险。
所以,该用药就及时用,无需纠结。
六、哪些情况一定要去看医生?
如果荨麻疹期间出现以下情况,那么都建议尽快就医:
- 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或喘息(呼吸时可以听到口哨声)
- 肿胀,尤其是口腔或咽部肿胀
- 喉部发紧
- 感到头晕或几乎要晕过去
另外,如果是慢性荨麻疹,即病程已经超过6周,那么也建议就医。
七、急性荨麻疹会不会发展成慢性荨麻疹?
不会,除非本来就是慢性荨麻疹。
就是说,慢性荨麻疹并不是因为急性荨麻疹拖延导致,而是本来就是慢性荨麻疹,只不过因为其早期表现跟急性荨麻疹一模一样,没办法区分,所以要到后期才能确诊。
好在,慢性荨麻疹的早期治疗方案跟急性荨麻疹是一样的,所以早期没有诊断出来也问题不大。而且,慢性荨麻疹大多也是自限性疾病,只不过病程会很长,平均要2-5年。
另外,大多数慢性荨麻疹发生在20-50岁的成年人,儿童少见,所以得了荨麻疹的孩子家长们也不用太担心。
最后,你或者孩子,有长过荨麻疹吗?有什么感受或体验吗?可以留言分享一下~
参考资料:
1.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
2.UPTODATE:新发荨麻疹
3.UPTODATE:患者教育:荨麻疹
4.UPTODATE: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和自然病程
插图来源: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