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哪吒2》中的“急急如律令”:从汉代公文到道教咒语的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哪吒2》中的“急急如律令”:从汉代公文到道教咒语的演变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CU80B0054395G4.html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哪吒2》中“急急如律令”被翻译为“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引发热议。虽然这一说法很快被辟谣,但这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古老咒语的好奇:它究竟源自何处?又该如何翻译?

“急急如律令”这一短语,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公文格式中,意指文件紧急,需要立即按照律法处理。在《史记·酷吏列传》中,司马迁就记载了“请著功令,佗如律令”这样的公文标准结语。李贤在注释《后汉书》时进一步解释:“律令,法令也。如律令,言当履绳墨,动不失律令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急急如律令”逐渐演变为道教专用术语。南宋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记载:“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张天师汉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这表明,早期道教经典《太上洞渊神咒经》(东晋)中首次将“急急如律令”纳入道教咒语体系。

在道教文化中,“急急如律令”常用于符咒仪式,意在召唤神明迅速行动。例如,《真诰》(南朝)记载杨羲手书符咒时使用“速召万神,急急如律令”。《法海遗珠》(元代)则详细描述了“召律令符”的绘制规范:“朱书雷字,下连三勾,掐辰文,吹东南气。”

清代的《土风录》记载:“令,音伶,律令,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这表明“律令”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还被赋予了具体的神格形象。在《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中,该咒语被用来召唤五方雷神:“吾是九老仙都君,敕汝五方雷部神。五方雷神速到坛,敢有后至先灭形。急急如律令。”

有趣的是,“律令”一词还有其他解释。《幼学琼林》记载:“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资暇录》则称“律令”是跟随雷神左右、擅长奔走的小鬼。《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更是将“律令”列为雷部三十六将之一,姓韩,日行八百里。

在民间信仰中,“律令”还被赋予了驱邪的功能。《清嘉录》记载吴地端午习俗:“道士以律令符贴门楣,谓可祛五毒。”而在洛阳西汉壁画墓(2017年发掘)中,墓门石刻咒文也写着:“百鬼莫侵,如律令。”这些记载表明,“律令”在民间信仰中逐渐与驱邪、镇鬼等概念相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道教流派对“律令”的解释存在差异。全真道多将其视为雷部神将,而正一道则常将其归入酆都鬼使体系。此外,道教经典《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赤文天律章》还警告:“行法官非斩鬼,而口中非时称急急如律令者,减寿半纪。”这意味着普通人不宜随意使用这一咒语。

综上所述,“急急如律令”从最初的行政用语演变为道教咒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哪吒2》中这一短语的翻译,确实需要谨慎处理,既要传达其紧迫性,又要体现其文化深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