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金刚功与八部长寿功:道家传统养生功法详解
八部金刚功与八部长寿功:道家传统养生功法详解
"八部金刚功"和"八部长寿功"是道家传统养生功法,通过调理人体经络、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两种功法的具体动作、功效以及练习方法,并结合中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解释。
八部金刚功
功法介绍
- 第一部:双手插顶利三焦
- 调理三焦之气,三焦在胸部往上到手为上焦,从胸部到肚脐为中焦,从肚脐往下到腿到脚为下焦。
- 第二部:手足前后固肾腰
- 调理肾脏这个主要脉络,肾脏是一身之君,就像人体的电源。
- 第三部:调理脾肤需单举
- 调理脾脏两个大络,脾脏是人身的气中之王,这是练后天之气。
- 第四步:左肝右肺如射雕
- 调整肝肺,大部分生病都是从肝上起病,因为怒气伤肝。
- 第五部:回头望足去心疾
- 习练回头望足,身体往前冲,前腿撑,后腿蹬,身体跟腿一致,两手伸直往后看。
- 第六步:五劳七伤向后瞧
- 这个功法处处都带着中医性,处处讲阴阳。
- 第七部:凤凰展翅周身力
- 凤凰大展翅,全身的筋骨、力量、气血、五脏、奇经八脉一起动起来。
- 第八步:两足顿顿饮嗜消
- 两脚靠拢,两脚尖用力,脚跟往上提,往上一提,督脉上;往下一落,任脉上。
练习方法
- 练习时间:最少是五遍;七遍、九遍都行,练习累了就休息。
- 最好在饭后两个小时再练;早上起来最好在太阳快出来的时候练;太阳出来高了,不要练,再练容易上火;太阳快落的时候练也可以。
练习效果
八部金刚功功法的修炼顺序深含妙理。首先从“通利三焦”,发动全身的气机开始。然后,逐个锻炼脏腑。以哪一脏腑为先呢?《黄帝内经》说:“肾为心之主,脾为肾之主,肝为脾之主,肺为肝之主,心为肺之主。”
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应先固肾腰。“肾为先天之本”,是人生命的根基。其顺用于外,可以生人;其逆用于己,可以自生。根深叶茂,欲枝叶繁茂,必须先培根本。
脾为后天之本,故“固肾腰”之后,接之以“调理脾肤”(肤指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细胞组织),继而是“左肝右肺”,然后对最主要的“君主之官”的心脏用“回头望足去心疾”来调理。这个顺序正是《黄帝内经》五脏所示的顺序,具有练一脏、巩固一脏之功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潜伏的“五劳七伤”身疾,以“神光向后瞧”来扫除它。这样就可以祛病强身,使身体更加健壮。
最后,通过“凤凰展翅周身力”和“两足顿顿饮嗜消”的功法锻炼,使全身经络血脉畅通,消除饮食阻滞,戒除不良嗜好,预防各种疾病,从而达圆满之功效。
八部长寿功
功法介绍
- 第一部:窃吃昆仑长生酒
- 表面上好像没有动作,实际内里在活动,吞咽津液,炼阴(津液)化阳。
- 第二部:升降日月任督走
- 形体开始有了动作,阳气上升。意想一个火球经任督二脉上下循环转动。
- 第三部:内转太极行八卦
- 形体动作的幅度加大,经过的经络穴位也多,主要是把人体内的元气从根源上加以深化,由内向外渗发,使人体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做整体的调整运动,使人的心神、体内阴阳二气,与宇宙天体之真气相沟通、相交换。
- 第四部:大转逍遥乐无忧
- 形体动作幅度更大,内气活动完全包拢整个世界,与天地融为一体。
- 第五部:大雁腾空降吉祥
- 仿大雁俯视。
- 第六部:浪里行舟漂海洋
- 仿安稳行舟。
- 第七部:白鹤踏波定神思
- 仿白鹤定神。
- 第八部:鱼沉海底寿命长
- 仿鱼沉海底。
练习效果
金刚功为阳,为刚,为外,为显,为离,为火,为乾,为体,为后天,为基础;长寿功为阴,为柔,为内,为隐,为坎,为水,为坤,为神,为先天,为上乘。修炼金刚长寿功,实为内外结合、刚柔结合、乾坤结合、坎离结合、先天之气与后天脏腑五谷水化精微之气结合。长期习练可以达到“天人合一”、虚空无为的境界和性命双修、阴阳平衡、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练习时间
八部金刚功宜在早上太阳快出未出时面向东方习练。但如受工作生活条件的限制,也不强求。一般来讲,这套功法不论何时、何地,朝哪个方位都可以练。但要注意每套功都要从预备式起,练完后要收功。练习金刚功后,可以立即吃饭,饭后两小时才可以练习,可根据自己的安排,一天多练几次。
总结
"八部金刚功"和"八部长寿功"是道家传统养生功法,通过调理人体经络、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这两种功法各有特点,金刚功偏重于外在动作和阳气的激发,而长寿功则注重内在气息的调和和阴气的滋养。两者结合练习,可以达到阴阳平衡、身心健康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功法具有一定的养生价值,但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如果有疾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