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诊断案例分析:快速出现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是否一定是癌?
肺结节诊断案例分析:快速出现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是否一定是癌?
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病例分析,详细探讨了肺结节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建议,具有较高的医学专业性和参考价值。
病例背景
患者为38岁男性,有12年吸烟史,最近3-5年每天吸烟一包,2023年工作压力大时每天吸烟两包。2024年1月体检时发现左肺上叶混合磨玻璃结节,大小约1311mm,实性成分约64mm,病灶周围可见浅分叶及短毛刺,近端可见血管影伸入。2022年9月体检时未见此病灶。
医学影像分析
2024年1月影像特征
病灶出现,轮廓较清,密度不纯,相对较散,灶内有实性成分。
实性成分较明显,密度不是太致密;整体轮廓清,磨玻璃成分也明显。灶内密度显杂乱。
灶内实性成分更明显(粉色箭头),边缘有毛刺,也毛糙(紫色箭头);磨玻璃成分也明显(绿色箭头);见血管穿行且管壁不清楚(桔色箭头)。
明显混合密度;边缘毛刺;灶内细支气管扩张(黄色箭头);整体轮廓清楚(红色箭头)。
进入的血管异常增粗,很粗,入了病灶后散开来形成灶内实性成分;实性成分的周围是磨玻璃成分;磨玻璃成分与周围正常肺组织轮廓清楚,瘤肺边界清晰,但有明显毛刺与显得毛糙。这是非常典型的浸润性腺癌的影像表现,而且风险不低,恶性程度不低,实性成分很可能有高危亚型。
上图层面大部分是实性的,血管也是进入后消失,异常增粗明显;磨玻璃成分轮廓与边界清,边缘毛刺。
不同方向居然也是很粗大异常的血管走向病灶,与病灶分不清楚。
连续层面发现病灶与增粗血管还是略不一样的。粉色箭头示病灶实性密度,桔色示血管。两者之间有偏低密度的区域的。
再在其他层面见到病灶与血管不是完全连着。病灶有收缩力。
上图层面更明显了,红色箭头所指处是病灶,黄色箭头所指处是支气管;血管与病灶不完全连着;病灶有月牙铲征似的。
上图见支气管截断征。病灶小却密度高。这种很危险!
2022年9月影像特征
2022年9月时此处没有明显异常!
专家意见
左上这个结节是混合磨玻璃密度,实性成分明显,血管进入并异常增粗,边缘毛刺明显,灶内密度不均,从影像上看是很典型的浸润性癌表现,而且恶性程度不低。22年9月确实没有异常,但这一可说明新长,二来恰恰说明此灶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危险性大。如果是从纯磨玻璃发展而来才会先淡纯磨,再到出现实性成分,再实性成分增加。但肿瘤并不一定要按这样的过程发展。新出现并快速进展反而说明恶性程度高。因为影像实在太符合恶性了。我觉得要尽快手术。术前最好完善PET-CT以排除远处转移。意见供参考!
总结
肺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筛查高危因素、吸烟史、影像学特征、生长速度、PET-CT或增强CT的代谢情况等。不能仅凭单一因素来判断是否恶性。对于高度疑似恶性的肺结节,应及时采取手术等干预措施,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本文原文来自梅斯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