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体癣:症状、诊断、治疗与预防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体癣:症状、诊断、治疗与预防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baike/disease/ffAY4mgNZO.html

体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疾病,主要发生在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和阴股部以外的浅表部位。其典型症状是出现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微隆起并伴有脱屑,中央炎症较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到预防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体癣的相关知识。

概述

体癣(Tinea corporis)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和阴股部以外的浅表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其典型表现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由中心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形成环形或多环形红斑并伴脱屑,边缘微隆起,炎症明显,而中央炎症较轻或看似正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基本信息

  • 就诊科室:皮肤科
  • 是否医保:是
  • 英文名称:tinea corporis
  • 疾病别称:圆癣、金钱癣
  • 是否常见:是
  • 是否遗传:否
  • 并发疾病:无
  • 治疗周期:2~4周
  • 临床症状:丘疹、水疱或丘疱疹、脱屑、瘙痒
  • 好发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卫生条件差的人群
  • 常用药物:克霉唑、益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
  • 常用检查:真菌镜检、真菌培养

病因

皮肤癣菌感染皮肤角质,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污染物与人以及人体不同部位之间传播。患者体质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如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是体癣高发的诱因,穿着不透气及过紧衣物、肥胖多汗者或司机易患体癣。

主要病因

  • 真菌感染:本病主要由各种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以红色毛癣菌最为多见,其他如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也可引起本病。体股癣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手、足、甲癣的自身接种感染。

诱发因素

  • 药物: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皮肤癣菌侵入感染。
  • 环境:环境因素在浅表真菌感染的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是皮肤癣菌感染高发的促发因素。
  • 穿着:经常穿紧身或者不透气的衣服。

流行病学

从区域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看,全球自然人群发病率在10%以上,如欧洲平均发病率约14%,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发病率为18%~39%。

传播途径

主要为接触传播,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污染物与人以及人体不同部位之间传播,如通过日常生活物品,如指甲刀、鞋袜、浴盆和毛巾等传播。

好发人群

  • 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局部外用或者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导致免疫力下降,真菌侵入皮肤发病。
  • 卫生条件差者:穿着不透气及过紧衣物、肥胖多汗者易患体癣。

症状

体癣主要表现为原发损害,如丘疹、水疱或丘疱疹,由中心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形成环形或多环形红斑并伴脱屑,其边缘微隆起,炎症明显,而中央炎症较轻或看似正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

典型症状

  • 原发损害为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随后形成有明显鳞屑的红色斑片,境界非常清楚,逐渐向周围等距离扩展蔓延,皮损中心有自愈倾向,边缘由丘疹、丘疱疹和水疱、结痂、鳞屑连成狭窄隆起呈环状或多环状,形状如古铜钱状。
  • 皮损中央常出现色素沉着,由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如犬小孢子菌)引起的病灶炎症反应较明显。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也可因长期搔抓刺激等引起局部湿疹化或苔藓样改变。

其他症状

部分严重患者损害分开散布,当逐渐扩大后可互相融合、重叠,泛发至全身。

就医

患者有类似症状需要去皮肤科就诊,治疗目标为清除病原菌、快速缓解症状、清除皮损、防止复发。外用药、口服药或二者联合均可用于体癣的治疗,强调个体化用药。

就医指征

  • 免疫力低下者和卫生条件差者自检非常有必要,一旦洗澡中发现体癣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发现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伴有瘙痒等症状,高度怀疑体癣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体癣的患者,若见有患处扩散或融合成大片病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都有哪些症状?(如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瘙痒等)
  • 出现这些症状多长时间了?
  • 足部、手部等其它部位有无类似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糖尿病等)
  • 有接触过患病的人或动物吗?

需要做的检查

  • 查体:观察是否出现皮肤丘疹、水疱或丘疱疹。
  • 真菌镜检:刮取皮损边缘鳞屑进行真菌镜检,难辨认癣应避开炎症较为剧烈的水疱、脓疱区域,刮取相对干燥的鳞屑或者疱壁。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KOH)溶液后覆上盖玻片,放置数分钟或者稍微加热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阳性表现为有折光、细长、平滑、分支分隔菌丝和(或)关节孢子,有利于诊断疾病。
  • 真菌培养与菌种鉴定:刮取皮损边缘鳞屑接种于含氯霉素和放线菌酮的沙保弱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可以减少培养过程中的细菌和其他腐生丝状真菌的污染。根据菌落形态、镜下结构及生理生化试验进行皮肤癣菌表型鉴定,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诊断标准

  • 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及病变。
  • 真菌镜检阳性和(或)培养分离到皮肤癣菌。

鉴别诊断

  •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可呈多形性,有散在红斑、丘疹,瘙痒明显,会有难以忍受而留下的搔抓痕迹,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可以加以鉴别。
  • 慢性单纯性苔藓:以阵发性瘙痒症状为主要特征,好发于颈部、肘窝、腕部、踝部、阴道、肛周等部位等部位,可通过真菌检相鉴别。
  • 玫瑰糠疹:一种自限性炎症皮肤病,多表现为四肢和躯干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伴有低热、食欲不振、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还可出现风团或者水疱等,通过临床症状相鉴别。

治疗

体癣治疗目标为清除病原菌、快速缓解症状、清除皮损、防止复发。外用药、口服药或二者联合均可用于体癣的治疗,强调个体化用药,根据病人的临床分类,决定疗程长短。

治疗周期

体癣一般治疗2~4周。

一般治疗

体癣患者一般卫生条件比较差,应该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涤衣服和洗澡,衣服需要单独洗涤和消毒。

药物治疗

  • 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联苯苄唑、异康唑、舍他康唑、奥昔康唑及卢立康唑等,卢立康唑由于体外对皮肤癣菌的抗菌活性较强,显示出很好的临床疗效。
  •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包括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由于该类药物在体外对皮肤癣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口服抗真菌药物、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皮损泛发、反复发作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

其他治疗

免疫力下降者建议局部与系统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适当延长并个体化,同时积极纠正免疫缺陷状态。对于部分持续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预后

体癣虽然比较顽固和反复,但是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和自身管理均能控制和完全治愈。有些患者依从性较差,不注意自己管理,导致大面积感染,需要长期治疗,但是总体预后较好。

能否治愈

本病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较顽固。

能活多久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体癣治疗结束2周后需复诊,评估治疗情况。

饮食

体癣患者的饮食以促进疾病炎症消退、提高免疫力为主,应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忌烟酒,忌易导致过敏的海鲜,以免加重皮损。

饮食调理

  • 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会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加大,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 忌海鲜:海鲜类食物有大量过敏原,易导致皮肤过敏,加重体癣的皮损。
  • 忌甜腻食物: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促进炎症反应,延缓身体的愈合能力。
  • 忌烟酒:尼古丁和酒均会促进炎症反应。
  • 宜多高蛋白饮食食物:例如鸡蛋、瘦肉、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宜吃

  • 桃子

少吃

  • 青砖鱼

护理

对于体癣的护理,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干燥、洁净,避免和其他人混用衣物、毛巾,内衣应定期进行洗、晒、煮、烫等消毒处理,不要有过重的心理负担。

日常护理

  • 用药:了解各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病人应正确使用。
  • 日常清洁
  • 建议患者贴身穿着吸汗、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和其他人混用衣物、毛巾,内衣应定期进行洗、晒、煮、烫等消毒处理。
  • 肥胖患者鼓励更频繁更换衣物,积极控制体重,易出汗部位可以使用粉剂保持局部干燥,易复发患者可以采用抗真菌粉剂进行预防。
  • 家庭成员有类似感染时应同时治疗,合并足癣及甲真菌病时应积极治疗。

病情监测

复诊时查体,检测是否有丘疹、脱屑和瘙痒。

特殊注意事项

如果系接触宠物感染所致,应对宠物进行真菌学检查并治疗,同时对宠物接触过的家庭物品消毒。

预防

体癣容易复发或再感染,健康教育对防治体癣、降低其复发及减少传播至关重要,需提高免疫力和个人卫生观念。

早期筛查

从事体力劳动、易出汗和长期处于湿热环境的人群,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时应早期筛查。

预防措施

  • 改善生活习惯,如穿宽松、棉质衣服,经常清洗衣服和洗澡。
  • 注意浴池、宿舍等公共场所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指甲刀、鞋袜、浴盆和毛巾等。
  • 对于出现手、足癣,需要及时就医,防止诱发体癣。
  • 对于疑似患有癣的宠物,尽量避免接触,防止被传染。
  • 做好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洁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