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被家暴16次”的案子判了!面对家暴威胁该怎么办?
“2年被家暴16次”的案子判了!面对家暴威胁该怎么办?
2024年12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女子2年被家暴16次”案件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贺某阳因犯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赔偿被害人谢某梅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379819.26元。
法院查明,贺某阳在与谢某梅婚姻存续期间,多次实施辱骂、殴打等家庭暴力行为。其中,2023年4月25日,贺某阳采用拳打脚踢的方式殴打谢某梅,造成其多处重伤,伤残等级为七级至十级不等。
法律定性与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经鉴定,谢某梅的残疾程度最高达到七级,不属于“严重残疾”,因此对贺某阳故意伤害罪的量刑为九年十个月。
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肖怡表示,虐待罪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对贺某阳虐待罪判处一年六个月的量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
面对家暴威胁怎么办?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刑辩律师邱跃建议:
注意取证:受害人在报案时,应详细描述施暴者的威胁内容、言语等行为的危险性。如果施暴者有类似行为或暴力史,也应告知警方。此外,受害人应收集如威胁的信息、录音、录像等相关证据;
可以申请保护令:2016年至2023年,各级人民法院共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5万余份,签发率由2016年的52.0%提升至2022年的77.6%。对于保护令中列明的禁止事项,如命令被申请人搬离共同住所并禁止其接近申请人、禁止其进入申请人所在的地域范围,更不用说跟踪、骚扰等。一旦违反,司法机关可以警告、训诫甚至以拒不执行法院裁定罪等给予刑事处罚;
及时报警:当发现个人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第一时间报警永远是处置此类问题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邱跃提醒,受害人从第一次起,就应该表现出非常坚决的态度,不要有任何顾虑,严格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否则施害人很容易变本加厉,最终导致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