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速器的演变与未来:平衡性能、功耗与可编程性
AI加速器的演变与未来:平衡性能、功耗与可编程性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加速器作为提升计算性能和降低功耗的关键组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从通用处理器到专用加速器,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设备,AI加速器正经历着深刻的演变。本文将探讨AI加速器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用处理器的局限性:AI对功耗和性能的严苛需求
通用处理器并不能很好地满足AI的需求,因为它们并非为特定的工作负载优化。考虑到AI处理对系统功耗的巨大影响,专注于某一类工作负载的加速器能显著提升性能并减少功耗。Rambus的研究员Steven Woo指出,过去十年AI对计算和半导体行业的影响促使专用处理器架构的广泛采用,并推动了专为AI设计的组件的发展。
专用处理器的兴起:性能与功耗的优化之路
然而,专业化处理也有其代价。Arm的研究员Ian Bratt提到,尽管优化后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能在特定类别的模型上实现高效能,但它们往往牺牲了灵活性。而由于AI的需求不断扩展,人们并不确定未来模型的发展方向,因此可编程性成为未来应对变化的关键。然而,完全可编程的系统(如CPU或GPU)虽然灵活,但通常在能效和面积上不如专用加速器高效。
灵活性与效率的权衡:AI加速器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发展,工程团队正努力在保持灵活性和提升效率之间取得平衡。例如,通用计算平台正在通过增加专门的硬件加速器来提升AI性能,同时保留其通用可编程性。Arm多年来在其CPU架构中引入了对机器学习(ML)性能的改进,并为未来AI工作负载的发展提供了更具灵活性的解决方案。
训练与推理的差异:能耗与计算需求的不同
在AI训练中,反向传播是一个能耗极高的步骤。Ansys的Marc Swinnen解释了训练与推理的本质区别,训练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计算误差并调整网络权重,而推理仅涉及前向数据传递,因此计算量和能耗显著减少。然而,随着AI算法复杂度的增加,处理需求也相应提升。例如,近几年领先的ImageNet算法所需的浮点运算量增加了100倍,这对使用通用CPU进行AI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GPU和TPU虽然能更快速地完成这些计算,但仍需要不断优化能效。
应对AI复杂性增长:技术突破与架构演变
为了应对处理需求的持续增长,芯片设计师和技术专家正在探索新的方法。例如,生成式AI的需求推动了更高效的基准测试和模型优化,同时强调可编程性的重要性,因为未来的AI应用可能会涉及完全不同的操作需求。Rambus的Woo表示,AI正在向着更大规模、更复杂的模型发展,这为未来的计算架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AI 2.0时代的特征是多模态输入输出以及生成式AI的出现,这些技术帮助我们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目标更进一步。
生成式AI的驱动:推动芯片架构向灵活性演进
大型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AI等技术推动了芯片架构的快速演变。半导体公司和芯片设计团队正逐渐从构建硬连线加速器转向更加灵活、可编程的NPU设计,以应对未来AI应用的广泛变化和需求。这种演变类似于计算历史的演进轨迹——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设备,AI处理正在逐步渗透到更多应用场景。
定制化加速器:性能、功耗与成本的三重挑战
随着AI算法的复杂性增加,芯片设计师面临更大压力。定制化加速器能显著提升性能和效率,但需要在灵活性、功耗和设计复杂性之间进行权衡。Expedera的Paul Karazuba举例指出,定制的AI引擎可以在功耗大幅减少的同时显著提升处理速度,但它们的开发成本较高,且需要更长的交付周期。
图 1:运行 AI 模型、CPU、GPU、TPU 和自定义加速器的不同执行平台的功率和性能关系
图 2:推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加
从数据中心到边缘:AI处理的广泛应用
在未来,通用平台和专用平台将继续共存。对于能效要求严格的嵌入式环境,专用NPU将在高度优化的模型上提供出色性能,而通用平台则将继续在不断演化的AI工作负载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芯片架构师来说,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优化数据存储、移动和计算,以应对AI处理的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