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里有点钱,是先还房贷,还是拿这些钱去做投资理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里有点钱,是先还房贷,还是拿这些钱去做投资理财?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K7VKDC0553K5ZV.html

年底手头有余钱时,是应该优先还房贷还是进行投资理财?这是一个困扰许多人的选择题。本文将从利率类型、期限、风险等级和流动性等多个维度,帮你理清思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今天很凑巧,我瞧了瞧自己的房贷,经过几轮下调,只有 2.9%多一点。之所以提到房贷,是因为今天想统一回复一下后台好多人问的一个问题:到年底了,我手里有点钱,是先还房贷,还是拿这些钱去做投资理财,怎样做更划算?

首先我表明一下自己的基本态度,我个人不太赞成那些毫无金融常识的小白,在身负大额债务的情况下,靠负债去做投资赚差价。另外,我也直白地说,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本身就决定了没人能给你准确答案。为啥这么讲?因为你的比较基准得一致,不然根本没法比。

那需要一致的比较基准有哪些呢?

第一,你得先瞅瞅计息方式。房贷一般是按揭贷款,用得多的是等额本息,这种方式每个月还款金额固定,但每月还款里本金和利息的比例不同。随着时间推移,利息越还越少,本金越还越多,在不逾期的前提下,本质上是对占用的未偿还本金付息,属于单利计息。所以要是比的话,你选的产品要么是单利,要么把复利折算成单利。

第二,还得看锁定的期限。期限在金融产品定价里特别重要,拿 100 块去银行存 7 天和存 3 年,银行给的利率能一样吗?同样是 100 块,从银行角度看,因为期限不同,能配置的底层资产不同,资产带来的收益也不同,所以给你的也不同。

第三,得看风险等级。我还是拿 100 块举例,去银行定存三年和配置一个三年期的净值化理财产品,收益能一样吗?显然不一样,这中间的高低差别就在于风险。风险在金融产品定价里是很关键的因素,通常收益越低,表明产品风险越小;收益越高,说明产品包含了风险对价,所以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不能拿来比较。

第四,要看流动性。还是拿 100 块说,假设这边存进去要锁一年不能动,那边随时能取,在流动性定价上完全是两码事,越灵活收益越低,反之越高。

好了,常用的四个基本基准我都说清楚了,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对号入座。假设你的房贷剩余期限是 20 年,房贷利率是 3%。首先看到 20 年这个要素,是不是得找个类似期限的产品来比?不然没法比。其次得找个单利不低于 3%的。再者,还贷本身没本金风险,所以是不是得找个不会亏本的品类。把这些条件组合一下,市场上有没有可比的品类就清楚了。

我说到这,我知道肯定有人要问,现在持续降息,很难找到合适的呀?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进阶的思考逻辑。再提醒一下,我这只是知识分享,不是配置建议。

我接着举例,很多人可能有印象,在 21 年、22 年的时候,那种全额保证的保险储蓄类产品,预定利率是 3.5%,而且是终身计息。这啥概念?

就是把复利按 20 年倒算,大概能到 5%左右,而且利率能拿一辈子。我说到这,我知道肯定有人拍大腿,这远超保本类产品了,要是现在还有房贷,晚点还能躺着赚差价。但要知道,那几年银行定存五年期利率比 3.5%还高,所以就算当时机会摆在面前,可能你也抓不住,或者说,想抓住这种机会就得对未来几年利率趋势有预判,这背后又要求你对宏观经济发展有前瞻性,到今天,这种能力要求更高了。

还是拿刚才说的保险储蓄来讲,以前是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全额保证 3.5%,现在基本变成保底加分红,现在保底基本在 2%,未来可能更低,同时分红能分,但不能写在合同上保证,未来分红可能很稳健加上保底比你房贷利率高,当然也可能分得不理想,这就意味着你得了解分红能做到啥样,这背后又是你对保险公司底层投资去向、投资能力的深度挖掘。

至于其他品类,像权益类的,都净值化以后,全看底层表现,不确定性更高,当然也可能收益更高。

说到这你会发现,房贷要不要提前还,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把所有要素代入后自我审视的一种选择,就是你愿不愿意为了获取一定概率的更多收益,选择“不确定”这三个字。

这里面没有对错,只有偏好。当然我今天讲的没包含通胀和机会成本。要是你觉得这一切太复杂,就想要无债的轻松感,我觉得尽早还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