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辞职违约金过高怎么办
单位辞职违约金过高怎么办
单位辞职违约金过高怎么办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约定的辞职违约金数额偏高时,作为劳动者方有权提出违约金过高之议,并要求进行相应的降低调整。
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细致严谨的审查工作,确定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当中对于违约金有关事项的具体条款是否合乎国家相关法规、规范之限。
若用人单位为了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向其提供了专门的培训费用,并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同时还设定了服务期的约定条件,那么劳动者若违反服务期的相关规定,就有义务按照预先的协议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然而,在此前提下,违约金的总额度不得超出用人单位实际支出的培训费用总和,并且不能够超过在服务期限内依未履行部分所应承担的培训费用分担比例。
一旦违约金的约定超出以上所述的规定范围,劳动者则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途径,请求对过分高昂的违约金金额进行重新审定,以确保最终裁决结果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要求。
单位辞职违约金过高是否合法呢
单位要求辞职支付违约金,需区分不同情况判断其合法性。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若不属于上述法定情形,单位约定辞职需支付违约金,是不合法的。即便属于法定情形,违约金的数额也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若违约金过高,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申请调整,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单位辞职违约金过高有何法律维权途径
首先要明确违约金过高的判断标准,根据《民法典》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维权途径方面:
协商解决,可尝试与单位友好沟通,说明违约金过高不合理,出示因过高违约金将遭受较大损失等相关证据,争取协商降低违约金数额。
若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阐述单位违约金过高的事实及依据,仲裁委受理后会组织双方举证、质证、辩论,最终作出裁决。
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需准备好起诉状、相关证据等材料,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审查违约金是否过高并作出判决。
当面临单位辞职违约金过高怎么办这一问题时,除了关注违约金本身的合理性,还存在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比如,若对过高违约金提出异议,举证责任该如何分配,员工需要收集哪些有力证据来支撑自身诉求。而且,在解决违约金过高问题的过程中,与单位的沟通协商策略也至关重要。要是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