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简字的后遗症,导致这几个姓氏祖源基因相同,写法却大不一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简字的后遗症,导致这几个姓氏祖源基因相同,写法却大不一样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0/23/30029851_1147247319.shtml

现代历史上为了提高识字率和书写的便捷,曾有过两次由官方主导的汉字简化改革。第一次汉字简化定义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第二次汉字简化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因为过度简化,违背了汉字演化规律等原因,很快就被废弃了,但其留下的后遗症却影响至今。

尤其是对于姓氏方面的影响,导致部分姓氏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写法,严重到因为出生年代有差异,或者是登记户籍时书写不同,亲兄弟同姓不同写法的程度。

近年以来这一情况受到了这类姓氏家族的重视,全家或者整个家族一起改回“祖姓”的事件,时常能见于新闻报端。

本文就将探讨一下因为二简字的因素,导致一姓二写的那些姓氏家族,在基因视角下的情形。

萧姓和肖姓

在中国人父系基因数据库中,肖姓基因检测人数为1097人,萧姓则仅有236人,前者规模接近后者的五倍之多。根据图中四个起源时间长久的示例萧氏家族可见,两种写法上肖姓普遍多于萧姓,仅有赣皖冀萧氏家族的萧姓保留率较高。

通过两种数据的综合对比可见,二简字导致的萧改肖十分的严重,甚至会让我们对于“萧”和“肖”之间,到底谁是本源姓氏带来误导。在肖姓占比更大的情况,有没有可能是肖改萧,而非萧改肖呢?

因为肖姓并非是二简字后才有的姓氏,早在汉朝时期就出现了一个较为显赫的肖氏家族,在《印薮》一书中留下名讳的族人就多达5个,不过此之后家族便默默无闻,直到明朝时期才出了一个考中解元的肖靖。由此可见肖姓虽然早就存在,却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姓氏,而且在读音上有别于萧,念做xiào。

萧姓在古代则十分常见,加之非现代移民的海外华人群体中,只有萧姓而无肖姓。由此可证萧和肖姓之间的主次关系,只能是因为二简字的缘故,导致大量萧姓改写成了肖姓。中国的大家族为什么多出身于南方,因为山多好藏人

傅姓和付姓

在基因检测数据下,傅姓和付姓的检测人数对比,整体上呈现出来了对半的格局。

选取的四个示例傅氏家族中,傅姓的占比普遍偏高,显示出二简字出台后傅改付的比例,远小于肖姓对于萧姓的替代力度。

实际上付姓也早就存在了,史料中春秋时期就有一个付姓史官,明代的付吉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不过和肖姓一样,付姓也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姓氏,因此傅和付普遍同时存在于相同父系基因的家族中,原因同样只能是二简字所带来的姓氏写法改变所致。

戴姓和代姓

相比起萧/肖和傅/付属于同姓异写,戴姓和代姓之间也属于同类情形,只是知名度要微弱了不少。不论是在整体的检测数据对比上,还是示例家族中戴姓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代姓普遍存在但占比较低,表现出代姓对戴姓的替换能力很弱,

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应当和代姓很早就存在,而且不像前面中涉及的“肖”、“付”两姓那么罕见有关。

周朝时期有代国也有戴国,两者之间分属于不同的诸侯,表明从一开始代和戴就没有直接关联性。不同历史时期记载的代姓名人也相对常见,例如战国的代举、汉朝的代武、宋代的代渊等人。

因此在二简字出台后,代虽然取代了“戴”的所有含义,却没能大规模的替换“戴姓”。不过还是让这两个姓氏落入了被混为一谈的桎梏,戴姓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改成了代姓。

阎姓和闫姓

一般认为阎姓和闫姓的关系,同样来自于二简字所导致的姓氏替换。在基因检测数据上,不论是整体的检测人数,还是多个示例家族中,闫姓都呈现出了特别高的占比,阎姓较为少见。

实际上这两个字的相互关系格外的复杂,很早的时候就有将阎写作闫的情况,后者作为前者的异体字存在。一简字的时候闫被阎合并,二简字的时候闫反而又替换了阎。

在史料上闫和阎作为姓氏,也是很早就并列出现了,通常认为两者有着不同的起源,不过在一些史料中同一人的姓氏,又存在分别被写作“闫”和“阎”的情况。

因此闫姓和阎姓可能很早就开始混合使用了,只不过一简和二简汉字后,因为这两个字之间的相互替换,增强了两者在写法和使用上的融合,最终闫姓占据了绝对上风,让现今阎姓变成了少见姓氏。这让两者之间关系,和其他因为二简字而导致写法上被替换的姓氏有较大差异。

其他

除了以上提到的四个姓氏之外,蓝姓和兰姓、詹姓和占姓、邱姓和丘姓等姓氏,也同样存在因为二简字的原因,导致前者被后者替换较多的情形发生。拥有相同父系基因的姓氏家族,一姓两写的情况在这几组姓氏中都普遍存在。

不过邱姓和丘姓是最为特殊的一组,清朝之前有丘姓无邱姓,雍正年间为了避孔子名讳,丘姓整体改为邱姓,导致丘姓变的十分罕见。但在二简字出台后邱被丘所取代,又出现了邱姓改写成丘姓的情况,机缘巧合之下,反而帮助一些邱姓改回了原本的祖姓,颇富谈趣。通过基因溯源,他发现自己是百越人的后代,还找到了144万个同根同源的族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