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祖父之于萧红,是温暖与爱的一块净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祖父之于萧红,是温暖与爱的一块净土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6d20848174be

萧红的祖父,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从《呼兰河传》到《山花烂漫寂寞红》,祖父不仅是她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更是她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影响者。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用大量笔墨描绘了她的祖父。而在《山花烂漫寂寞红》的开篇《永久的憧憬与追求》中,仅通过一件小事,就展现了祖父的善良、正直,以及给予童年萧红的温暖和爱。祖父让萧红明白,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还有温暖和爱,这也是她终生追求的目标。

祖父对萧红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深厚文化素养为萧红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五、六岁时,祖父就开始教她古诗词,萧红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天天缠着祖父读诗、讲诗、背诗。后来,祖父又教授她四书五经,这仿佛开启了她的智慧之门,种下了她爱好文学的种子。

祖父性格沉稳、柔和、有耐心,对小萧红几乎从未发过脾气。在这样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萧红几乎是在散养中长大,从小就亲近大自然,亲近穷苦百姓,从而激发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穷苦百姓深切的怜悯和同情。

祖父的去世对萧红打击巨大。在《呼兰河传》的结尾,萧红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在《祖父死了的时候》一文中,萧红详细记述了祖父死前死后的场景,那种至亲远离、极度绝望的感情被写得淋漓尽致。“这回祖父睡在堂屋的板床上,没有灵魂地躺在那里,我要看一看他白色的胡子,可是怎么看呐,拿开他脸上蒙着的纸吧,胡子、眼睛、嘴都不会动了,我从祖父的袖管里去摸他是手,手也没有感觉,祖父这回真死去了啊”。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泪崩,那双曾经无数次给予萧红温暖的手,如今已冰冷,再也不能给予她温暖、抚慰和守护。

出殡那天,萧红用祖父的酒杯饮酒,然后跑到后花园的玫瑰树下躺下,花园中蝴蝶、蜂子还有小草都在那里,唯独人群中没有了祖父,那种绝望悲哀之情,无以言表。

萧红说:“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这些文字虽然简洁平易,但却充满着作者对祖父的无限思念,对童年美好光阴无尽的缅怀。更怨岁月的残酷,没能让自己与祖父相处的时间再长一些,再长一些。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尽的伤感和悲观。

两本书中对她父母的描述非常之少,而祖父的影子却无时无刻不出现在萧红的眼前、心中,那是从童年到青年作者的全部精神寄托,也是她对于“家”的唯一渴盼,祖父走了,萧红的心仿佛也跟着祖父走了,她便也飘落在外,即便再苦再难,即便亲人劝说,也都没能动摇她的决心,因为家对于她,已经没有了意义。

于是,后面的故事我们也都清楚了,萧红一直想寻到祖父给予她的那种温暖和爱,直到死时也不曾得到。

也许只有依然化成蝶儿翩翩起舞在爷爷的身边,依偎在爷爷的膝弯,才是她永远的心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