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随意丢弃,有人就近掩埋!宠物的“身后事”该如何规范处理?
有人随意丢弃,有人就近掩埋!宠物的“身后事”该如何规范处理?
随着宠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妥善处理宠物的"身后事"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日,法治日报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宠物主在宠物死后往往采取随意丢弃或简单掩埋的方式处理尸体,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带来环境污染,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随意丢弃与简单掩埋:常见的不当处理方式
来自天津的刘女士养了一只5岁的小型贵宾犬。不久前,狗狗因病去世,如何处理尸体成为她的困扰。她本想将其埋在小区的绿地下,但被其他业主制止,最终只能将狗装在黑色塑料袋中扔到小区外的垃圾桶里。
无独有偶,河北一高档小区的赵女士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她的泰迪犬因病去世后,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埋葬,最终也只能将其尸体装在塑料袋中扔进小区的垃圾箱。
北京一宠物医院的老板张先生指出,将宠物尸体随意丢弃在垃圾桶、路边、河道等地方存在诸多隐患。宠物尸体上携带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狂犬病毒、弓形虫等。这些病菌会迅速扩散到周围的空气、土壤和水源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私自掩埋:看似妥善实则隐患重重
在河北某小区,李奶奶将陪伴多年的流浪狗埋在自家楼前的小院里,结果没几天,院子里的地面上就鼓起一个大包,像是一座小小的坟头。邻居们路过时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让她感到既害怕又不安。
来自江苏的陈先生则将陪伴自己10余年的宠物狗尸体埋在了小区的绿化带中。他挖好坑后,往里面撒了石灰,然后将包裹好的狗狗尸体放入。这一举动引起其他业主的强烈抗议,大家担心尸体腐烂会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影响居住环境。
专家指出,把宠物埋在小区内,如果埋的深度不够,宠物的尸体在雨水冲刷后容易露出,在高温下容易滋生异味、寄生虫和病菌。若宠物主自行处理宠物尸体,需在距离水源至少50米的位置挖60厘米以上深的坑填埋,并覆盖生石灰或漂白粉以达到消毒的效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普通市民难以用这个标准去处理宠物尸体。
规范处理:亟待建立完善机制
记者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宠物主在宠物死后将其送至宠物殡葬黑作坊进行处理。这些未经许可、无资质的宠物殡葬店或个人,可能不具备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无法对宠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针对宠物尸体如何处理的问题,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法规。例如,《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犬只在饲养过程中死亡的,养犬人应当按照动物防疫相关规定,将犬只尸体送至指定的无害化处理场所;《深圳市养犬管理规定》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掩埋或者抛弃犬只尸体,不得设置坟墓埋葬犬只尸体;《北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定》中也明确提出,禁止在非规定地点私自埋葬动物,否则将面临罚款。
专家建议:建立规范化的处理机制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崔艳峰建议,宠物主在掩埋宠物尸体前,应对宠物做死亡动物检疫,检疫合格后再到指定地点予以掩埋。只有规范的检疫与掩埋流程,才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和细菌的传播。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缑小丰认为,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和教育。针对宠物主这一重点人群,宠物医院、宠物店、居民楼等相关场所,应在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摆放宣传资料,向宠物主宣传正确处理去世宠物的方法和渠道。同时,宠物相关场所的工作人员在为宠物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应主动向宠物主宣传相关知识,从而引导宠物主正确处理去世宠物。
上海诚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大成建议,对于宠物尸体的处理,专业无害化处理机构便是可靠之选。像上海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作为政府指定的专业机构,可满足市民对宠物无害化处理的需求。在一些城市,宠物殡葬服务也悄然兴起,比如河南郑州有多家宠物殡葬店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如宠物主花费100元至400元,可将宠物的毛发制作成毛发水晶或者琥珀吊坠,花费800元可将宠物骨灰制作成骨灰晶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