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海军实力:兵力1.5万人、2艘“轻型航母”3艘大型驱逐舰
澳大利亚海军实力:兵力1.5万人、2艘“轻型航母”3艘大型驱逐舰
澳大利亚人口只有2600多万,但占的地盘非常大,有744万平方公里之多,相当于中国的80%。近年来,澳大利亚充当美国在南海地区的“重要盟友”,时不时搞搞摩擦、刷刷存在感。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是澳大利亚国防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数约1.5万人,作为一支中等规模但高度专业化的海军力量,在印太地区具有一定的战略影响力。以下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和特点:
一、主要舰艇与装备
1. 水面舰艇
霍巴特级驱逐舰:共有3艘,分别为霍巴特号、布里斯班号和悉尼号,满载排水量约7000吨,配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主要武器为48单元MK 41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标准-2”防空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具备区域防空、反舰及对陆攻击能力。
安扎克级护卫舰:共有8艘,满载排水量约3000吨。目前这批护卫舰正在逐步退役,将被猎人级护卫舰替代。
猎人级护卫舰(在建):计划建造9艘,基于英国26型护卫舰设计,侧重反潜战和区域防空,预计在2030年代服役,将大幅提升澳大利亚海军的战力。
2. 潜艇部队
柯林斯级潜艇:共有6艘常规动力潜艇,于1990年代服役,具备远程打击和情报搜集能力。澳大利亚海军持续对其进行寿命延长升级,如改进声呐和推进系统等。
未来核动力潜艇计划(AUKUS协议):美英澳三国合作,计划在2030年代起逐步获得核动力潜艇(SSN)。初期可能采购美国“弗吉尼亚级”潜艇,后续开发新型SSN-AUKUS。目标是增强印太水下威慑力,应对区域安全挑战。
3. 两栖与后勤舰艇
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共有2艘(堪培拉号和阿德莱德号),可搭载直升机、登陆艇及1000名士兵,具备轻型航母功能(可搭载F-35B战斗机,但澳大利亚暂未采购)。
补给舰:如“天狼星号”(HMAS Sirius)和“成功号”(HMAS Success),支持远洋部署。
4. 巡逻与扫雷舰
阿拉弗拉级巡逻舰(Arafura-class OPV,在建):计划建造12艘,用于海上巡逻、反走私及人道主义任务。
海湾级登陆舰(Bay-class):共有2艘,用于运输和灾害救援。
二、航空力量
MH-60R“海鹰”直升机:负责反潜、反舰及搜救任务。
MRH-90“大班”直升机(逐步退役,由“黑鹰”替代):用于通用运输。
无人机:逐步引入无人侦察机,增强海域监控能力。
三、战略重点与任务
印太安全:澳大利亚参与“五眼联盟”及“四方安全对话”(Quad),与美国、日本、印度加强军事协作。在南海、太平洋岛国海域执行“自由航行”行动。
区域合作方面:主导“太平洋伙伴”倡议,为岛国提供海上安全支持。经常参与多国联合军演(如“护身军刀”“马拉巴尔”)。
四、现代化计划与挑战
持续造船计划:投资超过900亿澳元,推动本土舰艇建造(猎人级、阿拉弗拉级等)。
AUKUS核潜艇挑战:涉及技术转让、本土基础设施建设和核不扩散争议。
人员与预算:现役约1.5万人,需应对装备复杂度提升带来的人员培训压力。
五、主要海军基地
弗林德斯海军基地(西澳大利亚):潜艇主要基地。
悉尼花园岛(新南威尔士):驱逐舰和两栖舰母港。
斯特灵海军基地(西澳大利亚):印度洋行动枢纽。
澳大利亚海军正从区域性力量向具备远洋投送能力的现代化海军转型。未来十年,澳大利亚核潜艇和新型护卫舰如果成功入列的话,其海军战力将会上一个不小的台阶。但是,中国海军的增长速度是“指数级”的,届时澳大利亚最多是“高中毕业生”,而中国海军已经是“博士学位”了。